满族同汉民族一样崇拜龙。其祖先女真人就开始崇拜龙。1956年于阿城出土的高19.6厘米、重2.1公斤的铜坐龙,便是最明显的例证。据《金史·舆服志》记载,铜坐龙应是金代皇帝辇辂上的饰物,现在已成为金源历史的标志性文物。到了清代,满族人也同汉族人一样过龙抬头节。比汉族略有不同的是,二月初一这一天,一些地方的满族群众开展使用草秆、花布等做成大龙和小龙。大龙做好后摆在院中醒目位置,作为祭祀、礼拜的对象;小龙则挂在孩子的身上,起避邪祈福的作用。二月二这一天,早晨一起来,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不准在室内梳头,说是怕碰着龙头。家中长者“引龙”之后,全家举行祷龙仪式,给龙行礼磕头,说一些祈求保佑的吉祥话。随后全家吃“龙鳞饼”、“龙须面”和“烀猪头”。这猪头是年前宰得,大年三十摆上供台至初六取下,存放起来,到二月二这天才拿出来吃。孩子们这天可以剃头,谓之“剃龙头”,说辞是“年年剃龙头,长大有出息。”
![独龙族的民风民俗 龙与民俗(2)](http://img.aihuau.com/images/c/01083004/0813043001083218002713.jpg)
正月二十五日也是个好日子,满族人称为“龙凤日”,常在这天修订家谱、族谱。
锡伯族是动物崇拜的民族。龙是锡伯族萨满副神之一,称“穆舒鲁莽恩”。萨满多在跳神治病或学萨满神术时呼唤,以求帮助其与病魔搏斗或求其让萨满徒弟通过“关卡”。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锡伯人也过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进行“引龙”活动。另外,龙凤图案经常出现在锡伯族的民间美术作品中。
赫哲族也是把动物视为神灵的民族。赫哲族认为,龙待人友善并且具有驱逐恶魔的能力,龙的化身是雷和闪电。赫哲族认为龙可以消灭各种凶恶的东西。“当龙在天上出现时,魔鬼就乱藏乱躲”。所以赫哲族新娘长袍上的后背绣有大鳞片状的花纹,犹如遮护新娘的铠甲。另外还有按棋形顺序排列的深色方块图形,作用和鳞片一样。这些鳞片形状的图案表示龙的鳞片。长裙的背面还有体积很大、涂着各种颜色的模拟成对的龙图案。新娘在龙的保护下,自然会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