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小张是少年宫的钢琴老师,这段时间,她正在教一批新学生学钢琴。在这批孩子中,有一个叫鲁明的小男孩,他学钢琴非常刻苦,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入门比较慢,但后来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弹得越来越好,她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潜力。
可是,小张发现鲁明已经两个周末没有来学琴了。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她拨通了鲁明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鲁明。
“鲁明,这两个周末怎么没有来学琴呢?”
“妈妈不让我去了。”鲁明小声地说。
“为什么不让你来了呢?家里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因为妈妈认为我学不好,再学下去也是耽误时间。”
“怎么会呢,你学得很努力,进步也很快,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每次学完琴回家,妈妈总让我弹给她听。每次弹完,她都说弹得不好,一点进步都没有,就不让我学了。”
挂上电话,小张为鲁明的妈妈感到悲哀。
分析:
无视孩子的进步,仅仅因为孩子没有达到“最佳”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标准,就全盘抹煞孩子的成绩,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也许在无意中,会因为父母过高的期望而葬送掉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
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成绩没有别人好,做事没有别人快,脑筋没有别人聪明,但是,孩子一直都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应该珍视孩子的进步。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点进步,父母就应该是高兴的,就应该表扬自己。可是有的父母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总是用大人 的标准要求孩子,因而孩子很多时候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这样一来,孩子就很难看见自己的进步,就会产生自己没有用的想法,从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随时都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或者成效不明显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宽容,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赏识,这将会让孩子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气和信心。
案例二: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达达只考了第二十名,而他的同桌考了第一名。
回到家,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考第二十名,而她考第一名?”
妈妈抚摸着达达的头,温柔地说:“你已经比以前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达达考了第十五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达达还是想不通,又向妈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还是说:“你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达达小学毕业了,虽然他还是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已经进入前十名了。
暑假里,妈妈带达达到青岛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海滩上,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海鸟。他们发现,越是体型比较小的鸟越能迅速地起飞;而那些体型比较大的鸟, 如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起飞很慢。这时,妈妈对达达说:“儿子,海鸥虽然起飞慢,但是真正能飞越大海、横穿大洋的还是它们。”
初中的时候,达达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到了高中,他成了全校著名的尖子生,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分析:
这个故事是耐人寻味的。
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进步,不仅影响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我们发现,孩子喜欢某一门课程,很多时候是因为放学 回家后有人愿意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肯定他们的进步。有的孩子说:“我喜欢音乐课,因为回家后可以唱歌给爸爸妈妈听,他们可喜欢听了。”也有的说:“我 喜欢数学课,因为回家后算数经常得到妈妈的赞扬。”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进步不听、不看、不肯定、不赞扬,孩子的学习态度肯定会受到打击。
有这样一段很精彩的话: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 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是普 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感到骄傲,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 足够了。
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作为父母,你都应该说:“孩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孩子做事的成效不明显时,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要对他说:“你每天都在进步,别着急,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