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励志:读研两年,改变我的4点收获
前天,和朋友通电话,提到自己的专业,说工作不好找。朋友说:“当时不建议你读研,你就是要考啊。”“可我并没有后悔啊。”我回复。
我是一枚纯文科生,文史哲类的。这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好,是社会现实。我也曾为此焦虑万分,担忧过度时,焦虑变成了懊悔,后悔为什么当时一定要考研?尤其当深夜来临,这些想法奔涌进大脑,无限膨胀,我像被吸进黑暗的漩涡,天旋地转,每一秒钟似乎都有窒息的可能。那些夜晚,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痛苦。
幸运的是,我还没有糊涂到被情绪牵着走的地步,夜晚被情绪的恶魔控制,白天该干的事还是会去做。如今,回望过去的两年,我终于不再懊恼,敢说自己不后悔,对得起这两年时光,因为这两年改变了我很多。
爱华配图
1、对学术的敬畏和严谨
本科时写作业,一看心情,二看自己的重视程度。乐意写的,认真做,可这认真也只是相对的。不乐意写的,全是应付。
读研之后,遇到的每个老师对待学术都格外认真,平时是有说有笑的随和样子,可只要学生犯了基本的错误,老师一秒变成严肃脸,一定会指出来,包括标点符号这样的错误。错了就是错了,有些错误完全是因为不认真才犯的,没有借口。正是因为这种熏陶,学姐为了一部文献,外界认为已经失传的文献,她走访了云南的一个小村子,在那个小村子里找到了这本书,手抄了回来。
写期末论文时,由于颈椎痛,写得不是特别认真,如果按态度打分的话,满分10分,我给自己打9分。自认为9分不低了,毕竟当时病痛折磨,没过几天,老师把我的作业打回来,要求重新做,因为一些标点、断句有问题,我解释了一番,老师说好好休息几天,但,作业还是要改。
原来对自己心软一点、松懈一点,是可以完全反映在交付中的,我给自己9分,对方可能只给我5分。在各种作业中,我开始以老师的标准为标准,大到学术术语,小到标点符号,尽量不出错。在这期间,我习惯了用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任性为之。
我把这视为该有的态度、该做的事,并不知道这样的好处是什么。直到我去实习,才开始感谢学术上的训练。
实习期间,客户要求写三份不同角度的文案,我和另外两个实习生共同负责,每人一份。这是我第一次写文案,没想到直接受到了肯定。另外两份稿子,客户都指出了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让我们惊掉下巴,“文章中有一处标点符号有问题。”因为没想到商业上的客户和做学术的老师同样严格,所以庆幸写文案时延续了对待论文的严谨和认真,文章的标点、格式、错别字都认真检查修改过。于我而言,这已是习惯,即使做得极烦,也绝不会放过这些错误。
因为受到了客户肯定,上司开始分给我更多文字方面的工作,我在公司,有了一点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