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去暑湿应多吃瓜“皮”

  处暑将至,防“暑湿”成了这段时间的首要养生重点。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久坐缺乏运动就会伤脾,所以,“伏案久坐”的人容易成为“暑湿”的危险人群。对着镜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腻且发黄,就要警惕“暑湿”到访。中医科主任医师介绍,中医常说的“湿”分内湿、表湿两种:因节气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为“内湿”,退湿过程相对漫长;雨淋、中暑为“表湿”,来得快、去得也快。

处暑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去暑湿应多吃瓜“皮”

  如果近期感到头昏、睡不醒、疲劳缺氧、周身乏力、吃什么都没味道,舌苔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黄苔,那八成就是体内有了“暑湿”。李丹萍提醒,出现上述症状后,积极就医的同时,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也要有所调整。

  去“暑湿”,饮食上应注意多食用薏米、西瓜、冬瓜等除湿化湿的食物。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西瓜皮是化湿的药,可吃些皮和瓤相间的部分;荷叶主要去表湿,用荷叶做的荷叶包饭、荷叶茶水有助除湿;冬瓜最好去掉软毛后带皮煮,可以化湿,也可用冬瓜皮和绿豆一起煮,为1:2的比例,冬瓜占1,绿豆占2;鱼肉大都“生湿生痰”,因此,处暑期间最好少食大鱼大肉。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生活方面,专家提醒:尽量保持室内环境干爽、通风,如果有“暑湿”症状,就不要在湿度大的屋内久呆,更不要在雨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26571/580337234.html

更多阅读

处暑的由来与习俗

处暑节气概述处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2014年的处暑是8月23日12点46分。)《月令七十二候集

处暑的处是几声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处暑的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

处暑 处暑之秋

  立秋,是夏之结束,秋之开始的标志。然而能真正感受到一丝凉爽的秋意,还得要等到处暑时节。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就意味着酷热的天气结束了。

白露是什么意思啊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

声明:《处暑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去暑湿应多吃瓜“皮”》为网友旧时微风拂晓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