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些综合的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
2017年基金的情况
综合基本面、通胀面、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债券市场的利好因素还将存在,2017年的市场并不悲观。但是由于短期因素的扰动,年末仍然存在一定压力,需要在调整中把握中长期机会。
2017年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增量配置的最重要参与主体从银行自营资金变成了理财资金。这里的银行理财资金包括银行理财部门的直接投资、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等。预计到2016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在委外资金中,大部分管理机构都是通过以债券底仓+加杠杆获取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获取资本利得(包括利率债波段、信用债拉长久期)为增强收益的方式来完成业绩目标。
这一切的银行资金大循环,在债券牛市下,当然是没问题的。如果由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资金价格易上难下的情况下,若委外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最大可能是估值亏损),可能导致银行委外规模收缩,委外的资金管理机构被迫卖券降杠杆,导致债券卖盘增多,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的二级市场供给压力,从而逐步将收益率砸上去。
总结而言,债券被动去杠杆的螺旋式路径:
风险事件触发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不及预期-->银行委外资金供给量的收缩-->委外管理机构被迫去杠杆-->债券卖盘增多-->收益率上行-->导致更多的债券抛盘。
在资金价格易上难下、流动性边际宽松概率减小的情况下,如果股市向好,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凸显。
2017年的判断是区间震荡,那么利率出现阶段性上行时,就是好的配置机会。
目前各方面经济数据看起来,经济软着陆概率很大。展望17年,房地产能不给经济增长带来拖累已是不错,指望房地产给增长带来多大正贡献不太可能。17年财政政策(基建、PPP)和改革政策(国企混改)对经济增长尤为重要,若这些政策执行不力或效果不达预期,经济有可能在17年年中或下半年出现进一步衰退,货币政策只能被动进一步宽松(汇率利率权衡下,保利率要紧)。
投资机会分析:
1、信用违约主体所在行业的产业龙头债
如果个别过剩产能的信用主体违约了,那么就会出现如2016年一季度的机会那样,产业龙头债的性价比非常高。银行受限于风控制度,属于风险规避型,这块的机会应该属于券商、基金、私募基金等。
2、CB、EB的机会
可转债、可交换债拥有债性和股性双重属性,防守性和进攻性兼备。若股市出现行情,CB、EB表现估计不错。
3、PPP等结合财政的非标机会
PPP目前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关键点在于政府是否意愿让渡出真实利益给民间资本。17年估计PPP会进一步落实,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
综合基本面、通胀面、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债券市场的利好因素还将存在,2017年的市场并不悲观。但是由于短期因素的扰动,年末仍然存在一定压力,需要在调整中把握中长期机会。
2016年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增量配置的最重要参与主体从银行自营资金变成了理财资金。这里的银行理财资金包括银行理财部门的直接投资、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等。预计到2016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在委外资金中,大部分管理机构都是通过以债券底仓+加杠杆获取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获取资本利得(包括利率债波段、信用债拉长久期)为增强收益的方式来完成业绩目标。
这一切的银行资金大循环,在债券牛市下,当然是没问题的。如果由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资金价格易上难下的情况下,若委外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最大可能是估值亏损),可能导致银行委外规模收缩,委外的资金管理机构被迫卖券降杠杆,导致债券卖盘增多,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的二级市场供给压力,从而逐步将收益率砸上去。
总结而言,债券被动去杠杆的螺旋式路径:
风险事件触发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不及预期-->银行委外资金供给量的收缩-->委外管理机构被迫去杠杆-->债券卖盘增多-->收益率上行-->导致更多的债券抛盘。
在资金价格易上难下、流动性边际宽松概率减小的情况下,如果股市向好,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凸显。
2017年的判断是区间震荡,那么利率出现阶段性上行时,就是好的配置机会。
目前各方面经济数据看起来,经济软着陆概率很大。展望17年,房地产能不给经济增长带来拖累已是不错,指望房地产给增长带来多大正贡献不太可能。17年财政政策(基建、PPP)和改革政策(国企混改)对经济增长尤为重要,若这些政策执行不力或效果不达预期,经济有可能在17年年中或下半年出现进一步衰退,货币政策只能被动进一步宽松(汇率利率权衡下,保利率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