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
今年的冬至是12.21--1.6,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之时需要向象征着“阳”的天和祖先表达恭敬之情。《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古人认为,冬至要注意养“藏”,静神少虑,少说少做,不行房事。冬至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
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的人不要错过“夏病冬治”,到正规医院去贴“三九贴”。这可以增强夏季的“三伏贴”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的防治此类疾病。2011年三九的具体时间为:一九,12月22日至30日;二九,12月31日至1月8日;三九,1月9日至17日,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
气郁体质冬至饮食小贴士:
宜:鲫鱼、荞麦、黑豆,蘑菇,萝卜、羊肉、鸡肉,荔枝肉、腰果
"冬至,阴极而阳始至",此时阳气归内,腹中热,食物入胃易消化,是冬季进补最合适的时机。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气郁质进补莫要为难人体的气血,可以吃一些理气解郁、活血养阴的食物,如鲫鱼、荞麦、黑豆,蘑菇,萝卜等;此时天气寒冷,还可吃些温性或热性食物,如羊肉、鸡肉,荔枝肉、腰果等。其中羊肉萝卜汤是气郁质的进补佳品,温肾、通气。另外,适当增加些苦味食物,如猪肝、莴笋、芹菜、桔梗、枸杞、杏仁等,以养心助肺。
在没有冬季的华南地区,人只有生发没有养藏,此时一定要多煲汤,以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可用牛肉、鸡肉、豆类、蔬菜、黑木耳、银耳、山药、百合等平补。
少吃:大热之药、干硬的肉、半生不熟的肉、肥腻、过咸、过甜之品
《千金月令》曰:“是月可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肉桂、附子),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寒冷的冬至节气需要养藏,而太热的药使人体阳气外发失去蜇藏;晚餐不宜超过20点,早食符合冬季养阴收藏之道;吃肉宜久炖熟烂,不宜半生不熟或干硬。还有,太咸或太甜、肥腻食品最好少吃,对气血运行不利。
忌吃:龟肉、鳖肉、虾、蚌、生菜、生韭、烧烤、腰子、芋头
《纂要》曰:“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生韭,多涕唾。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烧烤)。”《金匮要略》曰:“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本草》惟十二月(小寒、大寒节气)可食芋头,他月食之发病。
气郁体质冬至运动小贴士:下蹲运动,锻炼经络
气血贵在流通,气郁质应坚持做一些有益于气血运动的户外运动,如跑步、快走、跳舞等。但冬至节气愈加寒冷了,北方常有风雪降温天气,如不方便户外运动,可在家做下蹲运动,即一种以两条腿为主的一蹲一起运动。这可以带动全身经络活跃起来,实现全身的全面经络锻炼,也被称为各项运动中的超级运动,每天蹲起60 次,分三组完成,每组20次。
气郁体质冬至起居小贴士:保暖祛寒,节欲保精
寒为冬令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人体的气血津液的运行全靠去阳气的推动,所以保暖防寒才能保证气血津液的顺畅。平时衣着最好不要上身捂得严严实实,下身只穿短裙或单薄的裤子,以免留下病根;有空常去泡泡温泉或做SPA,可活血祛寒,舒缓身心。《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在这 “冬至一阳生”的时候,不可纵欲,以保肾精。《千金翼方》中有“冬至后庚辛日(12月26日,27日)不可交合,大凶”一说,以资借鉴。
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大雪节气更湿冷,睡前最好用热水袋或电褥子烘热被窝,有祛寒阻湿的作用。但睡觉时不能用电热毯,以防醒来出现口干舌燥、喉咙发痒等上火症状。也可搓揉手脚、后腰,生热暖身。
气郁体质冬至情绪小贴士:心安寡欲,劳而勿过
《皇帝内经》曰:“志闲而少语,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冬季最好心安寡欲,劳而勿过,保持精神畅达乐观, 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积劳成疾;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气郁体质冬至茶饮小贴士
补气养阴茶:玫瑰花3朵,西洋参2克,枸杞子5粒,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闷盖10分钟即可。有疏肝解郁、补气养阴、行气活血的作用,气郁质冬季可常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