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非题:
1、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病人,又是受害者。(√ )
2、有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如有检举、揭发其他毒品违法犯罪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3、“摇头丸”的主要成份是甲基苯丙胺。(√ )
4、“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 )
5、复吸的客观判断标准应当是再次产生药物依赖性。(√ )
6、毒品的生理依赖比毒品的心理依赖令戒毒者更难以忍受。(× )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
8、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主要有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
9、服用“摇头丸”对大脑中枢神经危害很大。(√ )
10、吸毒者初次吸毒的诱因多种多样,如好奇、无知等,但吸毒者一旦成瘾而继续反复吸毒,其原因只有一个,即心理依赖。(√ )
11、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 )
12、国家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
13、罂粟壳中吗啡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 )
14、对吸毒成瘾者的戒毒治疗既能解决其生理依赖性,又能彻底解决其心理依赖性。(× )
15、娱乐场所内的娱乐活动不受宪法、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限制。(× )
16、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 )
17、《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为3—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 )
18、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为了获取较多的营利,可以适当向客人提供吸毒工具。(× )
19、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可以安装内锁装置。(× )
20、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的。(√ )
21、罂粟壳目前没有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可以当火锅调料用,使味道更香浓。(× )
22、海洛因药效与毒性达到同等数量吗啡的3~5倍。(√ )
23、世界毒源地“银三角”主产鸦片,地处南美地区。(× )
24、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志。(√ )
25、摇头丸又称“俱乐部毒品”或“休闲毒品”。(√ )
26、新型毒品又称“化学合成毒品”。(√ )
27、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不会通过胎盘、哺乳,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
28、吸毒人员是病人,不是犯人。(√ )
29、冰毒又称苯丙胺。( ×)
30、K粉呈白色结晶粉末状,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 )
31、“心瘾”不是导致复吸毒品的根本原因。(× )
32、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 )
33、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 )
34、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35、毒品最早出现于中国清朝时期。(× )
36、想把戒毒成功的希望寄托于“特效药”是不现实的,戒毒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本人戒毒意志。(√ )
37、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
38、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死亡的药品,因此又称为毒品。(× )
39、毒品指滥用后易形成瘾癖性,因而是被国家依法管制的精神药物和麻醉药品。(√ )
40、吸鸦片被称之为“慢性自杀”(√ )
41、1954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 )
42、种植罂粟300株是犯罪行为。(× )
43、不论被强迫的人吸食、注射毒品是否成瘾,不影响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成立。(√ )
44、吸毒是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
45、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
46、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 )
47、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的生活费和治疗费由本人或者其家属承担。(√ )
48、新型毒品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
49、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 )
50、2004年,是国家禁毒委部署在全国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