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老年人切勿踏入补钙的误区

   骨质疏松症不仅带来全身骨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致残甚至致死。由此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最近,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3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量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错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老年人切勿踏入补钙的误区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427371/13302905.html

更多阅读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治疗宝宝咳嗽四大误区

治疗宝宝咳嗽四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补钙误区哪些正好击中了你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博士指出常见的补钙误区: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以为吃蔬菜与骨骼健康无关、以为吃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相信豆浆是高钙食品等。下面来看看哪些正好击中了你?  1、以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不少人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饮食补钙小心十大误区

  知道自己或许缺钙的人很多,经常服用补钙品的人也很多。可是,在膳食中该如何促进钙吸收,却不一定是每个人知道的。稍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当中,选择了错误的食品,结果妨碍了钙的吸收。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博士指出常见的补钙误区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补钙常存在哪些误区

  -有人常说“我不需要补钙”,但真正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体内的钙已经到了非常缺乏的地步了,再不补钙会导致更多的疾病出现。人们常常在补钙方面存在的误区是:没有症状就不会缺钙早期骨质疏松无明显症状,如出现出虚汗、牙齿松动等

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补钙误区有哪些

 我们常说补钙,补钙似乎已经成为时尚的保健方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钙质的支持。补钙,我们可以从食物中摄取,还会从补钙产品中摄取体内不足的钙质。如何去挑选一种适合自己的补钙产品?又应该如何科学补钙?为此,大洋健康开展了为期四周

声明:《宝宝补钙四大误区 老年人切勿踏入补钙的误区》为网友記憶疒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