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生前曾三次踏上西安的土地,一次是在被流放的途中路过留居,另有两度在西安任职。
1827年,林则徐来西安任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到任不久,又被道光皇帝任命为江宁布政使。交接公务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他还亲赴当地勘查灾情。
后来林则徐在虎门焚烧鸦片大长国人士气后,清政府迫于英军压力,将林则徐作为对鸦片事宜“办理不善”的罪臣流放新疆伊犁。1842年5 月,年近花甲、身心俱损、戍途奔波的林则徐从广州走到西安,时因积劳体衰,又染上疟疾,卧床不起,只好请假就医,调养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11日,才又带着两个儿子林聪彝、林拱枢从西安启程继续西行。意外的滞留加大了开支,西行万里的食宿费用成了难题。福州有一位姓苏的富户,自愿出银万两资助,表示对林公的敬仰之情,但林则徐坚辞不受,后来对方答应收下林家的房契做抵押,他才接受了这笔急需的银两。
尽管被革职,林则徐仍关心着东南战局,托请陕西布政使朱士达把自己从前主持刊刻的《炮书》转送陕西抚标中军参将马辅相,希望能造出新式大炮。临行与老妻告别时,做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以明志:“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林则徐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明确表达了自己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绝不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完全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如果说以前只是敬佩林则徐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惊世之举,那么现在更佩服他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依然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使命感。
1845年12月,林则徐接朝廷命令,从新疆哈密到西安接任陕西巡抚。当时,西安、同州、凤翔一带发生了多年不遇的大旱灾,许多地区粮价飞涨,民不聊生。饥民纷纷逃荒并加入“刀客”的队伍,劫富济贫。刚刚上任的林则徐,积极建立保甲制度,“拯饥民,治奸民”。一方面奏请朝廷对灾区缓征钱粮,同时命令各地开仓平粜,收养饥民,并动员向灾区捐献钱粮,还要求地主豪绅设局散赈,各济各村。听说乡村灾民纷纷屠杀耕牛度饥荒,林则徐便命各地方官收购耕牛,并劝各地富户,质押耕牛,接济灾民。当时,西安等四个地区的仓库里,储存有11余万石粮食,这是常年向无粮户出借的国库粮。林则徐下令将这些粮食平粜给饥民,以缓和飞涨的粮价。他还责令地方官查明各地户口,分析注册,凡是准予购买平粜粮的灾民,核实限量供给。对于无力买粮的极贫户和老弱病残者,官府负责收养。仅西安地区就收养了三四千人。此外他还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引水灌田,缓解旱情。要求各地征用无钱买粮的民工,实行以工代赈。并指示关中书院以 “修关中水利议”为题进行考试,广泛征询意见,筹划水利建设。期间,林则徐还采取严厉措施,整饬营伍,缉捕“刀客”,对严办“刀客”的地府官员给以奖励,对那些治理不力,“刀客”活动频繁的府、州、县下令免去地方官员的职务。
林则徐本来身体就有病,在西安任上连日操劳,办理公务,病情不断恶化。眼看身体难以支撑,无奈在1847年1月2日向朝廷奏请开缺,调理身体。然而道光皇帝没有批准,他认为林则徐有才能维护西北地区的形势,只批给三个月假期让他在西安养病,由新任陕西布政使杨以增代理陕西巡抚。养病期间,林则徐在陕西巡抚衙署给三个儿子写了一份《析产阄书》(分家文书),说自己做了30多年为官所得俸禄,除花费之外,在家乡历年所置房产,只值三万两银子,每个儿子只能分到价值一万两的房产,至于现银则无钱可分。这封带有遗嘱性质的信还告诫说:“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之子孙矣!”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里,他的财产还没有他一年的“养廉银”(不用报销的办公补贴费)多,足见其平时为官何等清廉。
这年冬天,云贵两广地区天地会活动日趋激烈,道光皇帝降旨调林则徐为云贵总督,派他去云南镇压农民起义,林则徐遂抱病启程离开了西安。
西安北院门的市政府是清代的巡抚部院署所在地,而西安碑林还留有两处林则徐墨迹,一是石台孝经碑亭所悬稳健凝重的“碑林”横匾。另一处是碑林六室中镶嵌在碑墙上的“清林则徐游华山诗碑”,系他赴伊犁流放途经华山而作,当年即被李文翰刻石竖于碑林。(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