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龄前期一般是指3—6岁这个阶段,虽然孩子依然看似懵懂,这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很多基本能力就形成于此时,如语言、动作以及一些生活习惯等。因此,千万不要忽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

  笼统地说,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德智体美。不要以为这是些废话,这四点不是可以概括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吗?

  德。

  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不能理解抽象的道德,但此时形成的基本评判标准却会影响一生。所以家长和教育者要引导孩子树立直接、简单而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培养礼貌、善良、诚实等基本行为习惯。儿童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这就更要求成人以身作则、不遗余力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行为端正的家长,胜过无数说教。

  智。

  此时的智育基本不涉及传授知识,而是侧重对儿童智力的开发,比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养成对以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过了学龄前阶段再练习,那就要大费周章了。家长平时要多引领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爱华阅读配图)

  体。

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体当然是指孩子在身体方面的发展,不仅包括其身体健康,还包括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等。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同时带着孩子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孩子的骨胳、肌肉和各种脏器得到锻炼,提高适应能力和各种功能。

  美。

  对孩子的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他(她)的人生品位,对未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体验生活中的美、并教给他们初步的技能技巧,来表现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进行某些创造。艺术形式对孩子来说可能还过于抽象,可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音乐、图画、故事等,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引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477371/107336818.html

更多阅读

《养成良好的谈话风度》

养成良好的谈话风度一个人是否具有谈话的魅力,直接影响到他是否对对方具有吸引力,关系到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影响到他能否在与别人谈话时表现出自信,能否具有自如谈话的勇气。所以,我们在训练自己谈话的自信心时,要注意增强

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 言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强调了好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强调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更是明白的讲出了

第13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系列专题:《35岁前要掌握的66种基本能力》  009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根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习惯,习惯养成性格。那么我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一、活动目标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3、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二、活动准备1、录象、课件2

声明:《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网友夜场玩暧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