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如何聪明地花钱
孩子也许不懂“货比三家不吃亏”的道理。因此,父母得教导孩子如何聪明地花钱,与孩子一起购物即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机会。例如,家中需要添置一件电器,父母可以带孩子上街玩“寻宝”游戏,多逛几家商店,比较各种厂牌、类型、种类、价格等条件,同时让孩子参与讨论,当可吸引孩子的兴趣。如能将比较之下节省的钱作为孩子的奖励(最好是存进他的储蓄中),更能激发他学习的动机。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不妨给他较大的选购权。一位爸爸带着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上街买球鞋,他告诉孩子在一千元预算内随他选喜欢的,结果儿子买了一双八百多元的名牌球鞋。“我告诉他,本来可以买两双的预算,他只买到一双,那他得好好地爱惜使用。”这位爸爸利用机会给孩子上了一课。
告知孩子家用情形
孩子不需要知道父母收入的确实数字,也不必知道家产有多少,但是孩子既然是家中的成员,也该了解自己家的一些经济状况,如每个月固定的开销、孩子开学时的花费等,特别是家里有大的变化时,如父亲暂时失业、母亲生重病、父母离异等。但是,不需要给孩子太多的信息或过度的形容,以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如告诉孩子:“爸爸没工作了,我们家很困难!”或者是:“我们要省下每一分钱,搞不好你得休学去做工。”父母可以大致地告诉孩子:“这个月开始我们得节俭一点,因为爷爷病了,我们得帮助他。”或者是当父母加薪时,可以说:“以后我们有多一点的钱买书和出外郊游,因为爸爸升级了。”
不论是在平日或年节,一般家庭的预算总有个数,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在父母不能样样满足孩子所欲时,父母的解释或说明如果是积极的,可以让孩子培养出积极乐观的思考和个性。如果父母的说辞是消极的,孩子听多了难免会灰心丧气。例如,孩子问你:“妈妈,我们家里是不是很穷?为什么买不起录放机?”最好的回答是:“我们省下的钱是为了派上更好的用场(如旅行、买房子、照顾生病的亲人等)……”
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经常观察父母的言行,假若父母常为金钱吵架,从不储蓄或视钱如命等,孩子自然也容易产生偏差的想法和行为。所以,父母应该停下来想想自己处理金钱的观念和态度。例如,你是否曾以金钱作为爱的补偿?尤其是一些很少有时间在家陪孩子的父母常会如此,然而父母以金钱来减低自己的内疚,却买不到孩子的心。
也有的父母为孩子买的东西不是孩子需要的,这是另一种补偿心理。就像一位父亲常买昂贵的电动火车给他5岁的儿子,原因是:“我小时候就想买一套电动火车,可是当时家里穷买不起。”现在有不少的父母持类似的观点:“现在我有能力了,何必要让孩子失望呢?”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是浪费金钱,更易养成孩子不知惜物、不懂节省的习性。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多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这不是金钱或礼物能替代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就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爱,应该是孩子金钱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