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
7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②诚信友爱③充满活力、安定有序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①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③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④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74、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③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7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科学含义体现了①民主与法治的统一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③活力与秩序的统④科学与人文的统一⑤人与自然的统一
7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条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各自独立、不可或缺,又紧密联系、彼此贯通,其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我们党长期以来促进社会和谐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③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
7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是
①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②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③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④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⑤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78、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②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③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7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0、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包括
①物质文明建设②精神文明建设③政治文明建设
81、港澳台问题的性质①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②港澳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82、对台湾问题正确的立场是
①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②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③反对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83、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直辖于中央政府③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④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84、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指出: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
①现行社会制度不变②现行经济制度不变③现行生活方式不变
④同外国的经济关系不变⑤同外国的文化关系不变
85、在台湾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布过的重要文件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②《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86、关于台湾问题,正确的观点是
①“一国两制”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②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③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
87、根据“一国两制”构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提出并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
①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②主张国共两党直接进行对等谈判③欢迎和鼓动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旅游、经商
88、属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基本方针是
①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③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89、2005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③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④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70、江泽民主席参数的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变②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③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什么都可以谈④充分重视台湾与香港问题的不同特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给为宽松⑤对任何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我们决不会坐视不管。
7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③高度自治
72、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杈②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③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7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①是我国的基本法律②具有低于宪法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
74、一国两制的内涵是①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②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③坚持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地区是资本主义制度④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大陆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矛盾
75、香港回归祖国
①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②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76、“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①“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③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7、香港回归祖国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标志着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②“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③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④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78、英国殖民主义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③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79、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
①社会、经济制度不变②生活方式不变③法律基本不变
80、在台湾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①在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②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更有利于和平统一③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④针对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81、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建议。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③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④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82、和平共处原则适用于解决
①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矛盾②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③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矛盾
83、英国殖民主义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时间是①1842年②1860年
84、我国提出新安全观的内容是①互信②互利③平等④协作
85、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的几个不变,即香港原有的
①社会、经济制度不变②生活方式不变③法律基本不变
86、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①平等②互惠③共赢④共存
经济全球化
8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①全方位②多层次③宽领域
88、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因为
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②冷战思维依然存在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未改变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89、进入21世纪,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③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90、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①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②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③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④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9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①对外贸易②对外技术交流③国际资金往来④国际劳务合作
92、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立表现在
①政治上尖锐对立②军事上全面对峙③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④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9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
9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①生产②交换③分配④消费 的全球化
95、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①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9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
①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②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③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④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97、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
①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④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
98、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①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④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99、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
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②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③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④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内政
10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
①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101、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02、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
①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树立新安全观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维护世界多样性
103、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独立自主
104、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
①团结的功能②沟通的功能③协调的功能
105、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考验是
①执政的考验②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考验③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④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考验
10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107、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
①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②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③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④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8、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还要统筹
①统筹区域发展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09、科学发展观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①五个统筹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坚持以人为本
110、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除了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外,还应当
①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②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③全面履行政府职能④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
111、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在
①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
112、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①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②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11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
1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①立党之本②执政之基③力量之源
115、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因为
①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16、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性(ABC)
①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③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117、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因为
①国际环境的变化②党面临的新任务C、党自身的状况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118、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因为
①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9、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①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②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③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0、新的社会阶层的作用有
①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②扩大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③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④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
12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的原因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的③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12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②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③是基于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②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③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长期稳定④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4、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有
①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②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③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12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①体现时代性②把握规律性③富于创造性
126、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是
①完成祖国统一②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③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27、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①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局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②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③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④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当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28、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
①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③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④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129、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②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③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13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
①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②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严重政治斗争
131、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②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③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问题
132、以下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
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路线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13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
①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④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稳定
134、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了①政治合格②保障有③作风优良④军事过硬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135、为了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同时反对①大汉族主义②地方民族主义两种倾向。
136、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
①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②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③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④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137、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
①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②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③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④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138、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①思想建设②制度建设③作风建设④组织建设
139、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①面临执政的考验 ②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
③面临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 ④面临和平演变的考验
140、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
①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②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③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141、“与时俱进”的含义是①体现时代性 ②富于创造性 ③把握规律性
14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③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④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看过“2017公共基础知识要点“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