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依存他生命的自觉,孩子们也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生,其行为模式各不一样。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王晶提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常有意无意地被长辈误读,成人自己可能也在误读自己的孩子。
学龄青少年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王晶提醒家长,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类型。孩子只有按照所属类型的行为模式去发展,并能够最大化地用他自己最佳的渠道去学习,才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类型大致分为三种:
首先是视觉学习型的人,占到人群总数的三分之一。视觉型人的一个最简单的特征就是语速快,而且要看着对方说话。同时,视觉型的孩子从小非常听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他是幼儿园、小学最听老师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写作业的这类孩子。但是这类孩子更喜欢在一个安全的体系内学习和生活,在创造能力上恐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应该让他多与人接触,拓展他们的勇气;同时伸展他们对社会的触觉,让他们不断成长和壮大。视觉型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多做复习,少做预习,因为他完全能跟得上学校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
第二类学生属于听觉型,占到人群的20%至25%。这些孩子在传统的课堂中是不占便宜的,他们以听为主,主要特点是不爱说话,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时不看对方的脸。对他们来说内心世界是很重要的,往往容易表现出来不合群。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听觉型的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支撑,一个沟通和帮助的渠道。首先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有一个改变。有的家长经常说,跟孩子说了半天,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要知道,这是这类孩子的行为模式。听觉型的孩子,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发挥他耳朵的特长,比如多放一些录音,包括历史、地理、英语、诗歌、辞赋,提升他听觉认知的能力。
第三种类型就是触觉型,往往就是小学、幼儿园里的淘气包,总是不断地在惹事。这些孩子往往让家长特别头疼,但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群体。他们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可能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他们采用身心互动的模式,有的时候学东西很慢,但是他通过摆弄,一旦弄懂以后很难忘记,这叫做肢体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