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年的禁忌 中国传统过年十二禁忌

   禁忌一:“大年三十晚上忌人”。

  三十晚上,普通人家都要“大团圆”,出远门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里赶,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饺子。这顿晚餐在南方叫“年夜饭”,北方人食面,就吃饺子,民谣说:“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团圆,外面扬风飘雪,屋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玻璃窗擦得干干净净,水珠还从玻璃上面往下滚。时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为了保证自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一样会起着干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对“家鞑子”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绝。

中国过年的禁忌 中国传统过年十二禁忌

  禁忌二:“出嫁女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灯”。

  “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灯,看娘家灯会死娘家人”,这一条够厉害的,但“师出有名”。因为旧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出嫁的女儿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为“人妇”的女子(尤其是有钱有势出身的)尽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团圆了。为了保证婆婆家一家团聚,所以传衍了这一条民俗,目的是好的,形式是“莫须有”的。既无法律规定,又不见经传,却起了凝聚与和谐的作用。

爱华阅读配图

  禁忌三:“正月不剃头”。

  老天津,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禁忌四:“不许摔坏东西”。

  年下不许摔坏东西,摔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是一种心理暗示、没别的意思。

  禁忌五:要说好话,忌骂孩子。

  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发财之意)。

  禁忌六: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

  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禁忌七:初一、初二忌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禁忌八:初一忌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禁忌九: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

  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禁忌十: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禁忌十一:忌吃鱼头、鱼尾。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禁忌十二:忌讨债。

  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518071/48819675.html

更多阅读

张怀远:中国传统文化之弊和未来的出路

小序: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辩和我们的态度什么是文化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两者的关系怎样?不少人对此好像一直若明若暗,常常将两者混用,甚至文化舆论界似乎也尚未彻底厘清。李慎之先生对此已经做过很好的梳理。他指出,“传统文化就是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讹传讹之一:无为而无所不为

大学时流行过一个游戏,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玩过没有。一个纸条写一句话。只有第一个人看到那句话,然后几十口子人嘴对耳,一个接一个的传那句话。每每传到最后那个人,那句话已经和纸条上的面目全非了。然后是满堂哄笑,再是复盘,这纸条怎么传

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特点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

前日,听了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王蒙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特点”的讲座很受启发。本着敬仰和学习的态度对王先生的讲座作一概要整理,受本人能力水平所限,肯定存在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在此请王先生海涵,也请浏览者批评指教。王先生

中国传统木匠工具大全,你见过几种? 中国传统木匠工具大全

中国传统木匠工具大全,你见过几种?柯尚木业  在古代,一个人,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能自称为木工。木工的出现及木工工具的不断改进,对中国家具及建筑的辉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绝品,往复不休,真正

声明:《中国过年的禁忌 中国传统过年十二禁忌》为网友英俊潇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