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考生要勤于思考,深入领会,通过复习备考,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教师应具有的必备知识。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应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2、吹风机可以吹干头发,但使用者却从没想过还可以用其烘干衣服,这种现象属于( )
A、思维定式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5、教育是对人进行的一种什么社会活动?( )
A、传授知识经验 B、训练技能技巧
C、培养能力及良好习惯 D、塑造人格
6、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有( )。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开发者
C、课程的建设者 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判断题)
8、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指针对学生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教育。(判断题)
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信度。(判断题)
10、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而无需征求教师本人意见。(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人的心理其实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应。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BCD。
5、【答案】ABCD。
6、【答案】ABCD。
7、【答案】√。
8、【答案】×。解析: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9、【答案】×。解析: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10、【答案】×。解析:《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二)
1、 美国心理学家( )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建立。
A、冯特 B、桑代克 C、杜威 D、布鲁纳
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3、如果将期末考试的结果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4、讲读主要有( )方式。
A、范读评述式 B、词句串讲式 C、讨论归纳式 D、比较对照式
E、辐射聚合式
5、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理念包括( )
A、育人为本 B、实践取向 C、终身学习 D、能力为重 E、为人师表
6、普通高中课程由( )层次构成。
A、学习领域 B、科目 C、模块 D、成绩 E、学分
7、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数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判断题)
8、班主任带好班级应做到(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
D、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9、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发散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E、收敛性
10、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律条件、行为准则、法律过程和法律后果等四个具有内在逻辑练习的基本要素构成。(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西方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的建立。
2、【答案】C。解析: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3、【答案】A。
4、【答案】ABCDE。
5、【答案】ABC。
6、【答案】ABC。
7、【答案】×。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的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并不是对教学数量的评定。
8、【答案】ABCD。解析:班级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办主任付出很多辛苦,除了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外,办主任还需完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完成操行评定、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工作。
9、【答案】BCD。
10、【答案】×。解析: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制定或认可,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构成教育法律规范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从逻辑结构上看,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看过“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