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并在养生的实践中贯彻始终,夏季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古人把夏季又称之曰蕃秀,就是万物繁茂进入生长旺季,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繁茂阳气浮长,要善于摄养要善于养阳。
基于当时的理论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消暑方法,从生活环境来说,古时大多数是平房小院亭台楼阁,池塘水榭,竹木院草…….没有现代的水泥堆砌所生成的辐射热。
所以,古人对避暑养生非常重视,总结出好多有益的经验,例如说在这个季节应“夜卧早起,不厌于日”,意思就是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活动。“使志无怒,使气得泄”,形体气息外泄,精神情志保持舒畅。
古人消暑热非常重视“内功”,所谓内功就是心静则定,不烦也不躁,烦躁生心火,自然就生内热,内外交加则易生病。静则清,清则凉,意定神静消除外部高温。
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调整心态,平心静气,心旷神怡自然有利于消暑。定则静,不烦不燥不生内热烦躁生心火,自然就生内热,内外交加则易生病。静则清,清则凉,意定神静消除外部高温。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调整心态,平心静气,心旷神怡自然有利于消暑。
现代人应尽量减少利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多享受自然凉意和绿色的清爽,多投身于绿色之中。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好在一个“绿”字。
绿色可以清新空气,调节气温。吸收热量,增加湿度,带来凉爽。这种凉是天然的凉,自然的爽,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古人有“香绿袭衣裙,逍遥姿所如”,这也是绿色凉爽享受的体会。与古人相比,当代生活里最缺少的就是绿色这个最大的制氧机、最大的空气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