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很寂寞,每个人也都怕尴尬,我们都怕与对方在一句客套的“嗯”或者冷淡的“哦”后就没有了后话,能找到一个随时随地聊天的人,真的不容易。
于是,在认识仅仅五天很短的日子里,这个能随时随地陪自己聊天的阿城,让小凡觉得,嗯,就是他了。
我问小凡,“见到他后,你觉得他就是你心里的那个人么?”
小凡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我以前听过关于“镜像阶段”的理论,在我们半岁到一岁半时会经历“镜像阶段”,那时我们无法自主地感知和把握自己的身体,会将镜子中的自己看成他人。后来当我们做到了,心中充满狂喜,又会将镜子里光影的幻象当成真实——混淆真实与虚构,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生的迷恋。
小凡打破了那面“镜子”,去见阿城了。只是在见面后发现,我虽然撩过你,但我爱不上你啊,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你不是我网络上认识的那个人。
生在一个互联网能做“红娘”的时代,一个网络社交平台,或者同一个微信群,就能让两个陌生人聊(撩)上。用“镜像阶段”理论分析,网络上的ID,比现实里的肉身,都会更接近“真实自我”。但网络不等同于现实,这表现在外貌,品性,思想等很多方面,即使你在网络上凭着“真实自我”的魅力找到了爱情,可是现实中的你依旧不是那个“真实自我”。
唯窦发过一条这样的微博:木心先生少年时曾与一个湖州的女孩通信当笔友,信中主要谈论新旧约圣经的文学性及思想性问题。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五年后二人才相约在苏州东吴大学见面。一切如梦幻泡影般,晚年的木心回想起这次见面仍感到很是绝望。用他的话讲:“我们勉强地吃饭,勉强地散步,到了晚上,天上勉强地挂起月亮”。
有网友评论:年轻时,我们只爱异性的躯壳,那个叫灵魂的东西还未觉醒,还没强大到脱离肉体去追寻伴侣。然而到了老年木心这把年纪,大半截入了土,回忆少年情事,仍然浅薄到令人鄙视。三个勉强否定了那位姑娘,也从自己的生命中抹去了这五年的时光。
再来说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