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小常识 足疗养生小常识

  足疗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足浴小常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足疗养生常识

  足疗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人们追捧的养生方式,其实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看,足疗和脚底按摩都有着不错的养生效果,那么朋友们对足疗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看待足疗的吧!

  常按摩脚掌和脚趾,对贫血、关节炎、糖尿病、周期性偏头痛及肾功能紊乱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下肢麻木、发冷、浮肿、风湿也大有裨益,并能延缓人体衰老。

春季养生小常识 足疗养生小常识


足疗

  “搓足”能养生

  因为在人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医学上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有通往全身的穴位,刺激脚掌能使末梢神经活跃,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脚腿和大脑感到轻松舒畅,并有提高记忆力之功效。

  脚掌远离人体心脏,血液往往容易在那里滞留,故经常活动脚掌,使血液循环加快,起到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的作用,真正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搓足”养生时,还应多活动脚趾

  人脚底共有62个反射区,几乎囊括了人体全部器官和内分泌腺。人体最重要的12条经脉中,有6条是起或止于脚部,而反射区大部分集中在脚底的前半部分。

  大拇指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指可疏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具有辅助疗效;第4趾属胆经,按摩可防治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治遗尿症;第2趾,不仅具有手指同样的作用,而且还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常按摩脚掌和脚趾,对贫血、关节炎、糖尿病、周期性偏头痛及肾功能紊乱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下肢麻木、发冷、浮肿、风湿也大有裨益,并能延缓人体衰老。但要坚持,方才能见效。

  足浴注意事项

  一、进行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二、做足疗保健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三、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

  四、足浴足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五、足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六、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足部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八、在做足部按摩时不宜吃食物,这样会加重胃的负担,可能会造成恶心呕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977871/239957826.html

更多阅读

春季健康小常识 健康养生小百科短信

春季健康小常识——简介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气升发,天地自然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注意气候多变,从饮食起居各方面加以调适,对保持身心

生活小常识误区 春季健康小常识 春季养生谨防六大误区

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立春的日子。春季的脚步已经来到,不过养生的步伐我们可不能停下来。春季养生的注意点有很多,今天三九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春季养生的小常识都有哪些!春天的到来,而冬天的寒气还未完全散去,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个人

春季养生小常识 胃不好吃什么养胃 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看着这一处处美景,你都会不经感叹,但是如果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的胃不好,那岂不是很难受呢?胃不好吃什么养胃呢?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春季养生小常识哦,希望大家在这个春天里都能够更加的健康哦。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养

春季养生小常识短信 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养肝为首 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故此,四时养生,要特别抓紧春天生发季节的肝脏养生。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所以,在春季养生,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以养肝为主线,春季养

春季养生短信顾客发 春季养生小常识短信

   春季养生小常识短信  1、春雨丝丝连连,思念缠缠绵绵,春困慵慵懒懒,思绪浮想联翩,意志开始柔软,思想已经错乱,健康基本免谈,你要开始锻炼,每天长跑拉练,经常慢跑爬山,出发唱唱军歌,简单才会快乐。祝您安康!  2、春季锻炼,得有一

声明:《春季养生小常识 足疗养生小常识》为网友未够衬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