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 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性文书。遇到写借条不还的怎么办?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写借条借款不还是否构成诈骗?【案情】
被告人刘某某系渭南市某某公司的正式职工。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刘某某以其父亲开茶馆用钱为由,以月息八厘至一分五的利息向其5名亲戚借款55万元、向7名同事借款29万元,所借款项除部分用于茶馆经验外,大部分用于股票投资,并按约定支付利息47000元。后刘某某股票巨额亏损,茶馆生意也很冷清。自2012年12月2日至2013年3月5日,被告人刘某某在明知做股票巨额亏损无力偿还借款人的情况下,仍以其父亲经营茶馆用钱为名,以给付月息一分五至二分不等高息为诱饵,骗取被害人唐某、郭某等11人共计34万元,除23000万元用于支付利息,另外31.7万元用于其个人赌博输光。
某某市某某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其行为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及部分犯罪事实成立,本院予以确认。对于被告人刘某某用诈骗的钱款支付给被害人的本金、利息,因未实际占有,应从其诈骗总额中扣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刘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宣判后,被告人没有上诉,现判决已经生效。
【律师点评案件】
1、被告人刘某某的行为是民事借贷还是构成诈骗罪?
对于认定诈骗犯罪具有实质意义的是客观上是否实施了欺骗手段、主观上有无诈骗目的即非法占有目的。其中,后者尤为关键,对于诈骗犯罪,证明取得他人财物的方式、方法上的欺骗性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尚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将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之目的。
本案中,被告人刘某某从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以其父亲开茶馆用钱为由,以月息八厘至一分五的利息向其5名亲戚借款55万元、向7名同事借款29万元,所借款项除部分用于茶馆经验外,大部分用于股票投资,并按约定支付利息47000元,但无相关证据证实其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但是,自2012年12月2日至2013年3月5日,被告人刘某某在明知做股票巨额亏损无力偿还借款人的情况下,仍以其父亲经营茶馆用钱为名,以给付月息一分五至二分不等高息为诱饵,骗取被害人唐某、郭某等11人共计34万元,除23000万元用于支付利息,另外31.7万元用于其个人赌博输光。
基于以上案情不难看出,一方面,被告人刘某某虚构其父亲茶馆需要用钱,导致被害人错误地将茶馆的经济实力作为审查的对象而出借款项;另一方面,被告人刘某某作为某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在投资股票巨额亏损后,已然意识到没有偿还能力,但仍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钱款,且不是将所借钱款用于偿还前期借款,而是用于赌博这种非法行业,钱款的用途进一步证实其不愿也不能归还欠款的非法占有之心。故被告人刘某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时间点的认定
本案审理过程中曾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同公诉机关的指控,即推定其对全部借款均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
第二种意见认为自2012年12月2日巨额亏损后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某某市中院最终采纳了第二种意见。因为考察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或主观故意应当以其“借款时”这一时间点为准。根据诈骗罪的行为模式,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是在取得被害人财产之前即已形成的,对行为人偿还能力的考察是贷款人在决定是否出借钱款时重点会进行考虑的因素,不能因借款人在借款后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偿还能力发生重大变化而认定其在借款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故认定本案被告人刘某某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时间点为其做期货巨额亏损已然意识到自己已无偿还能力时。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民事借贷纠纷与借款型诈骗罪的区分及诈骗罪构成要件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这是司法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但在具体案件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案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分析,对民事借贷纠纷与借款型诈骗罪的差异进行了论述,这对今后遇到类似案件时准确界定行为性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