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看看那些创业路上的经历,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艰难创业路的经历,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难创业路的经历一:
邓锦宏一亩田的创业故事:12个月交易额从50万到100亿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农产品大宗交易的B2B平台。虽然过去4年里,这个公司实现了2000%的增长,但直到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亩田才第一次为互联网圈熟知。
三个月前,记者第一次走进一亩田的办公室,那时公司只有1300人,正在大量招人。
大家拥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甚至连洗手间门口,也放了个屏风,搭建出了个临时工位。来拜访和谈合作的,只能在过道里放两把椅子将就一下。公司唯一的会议室员工基本预定不上,每天都有一些县考察团来这里参观。
三个月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走进一亩田的时候,他们的办公区域扩大了好几倍,在隔壁一个大厦租了好几层的新办公室。员工突破3000人。
这就是互联网速度。有圈内人士感慨,上一次互联网行业出现如此高速增长的公司还是团购行业兴起时候的美团网。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是一个农产品大宗交易的B2B平台。虽然过去4年里,这个公司实现了2000%的增长,但直到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一亩田才第一次为互联网圈熟知。
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锦宏1985年出生,大学毕业后,两次创业失败,两度进入百度。最后创建了一亩田。7月10日,他在极客公园的一次演讲里说:你们每天吃的食材有20%可能就是一亩田提供的。
试错了五个方向
只有第六个方向是赚钱的,这就是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去哪儿”模式。
2009年,正好百度市场部在做一个乡村信息化的项目,没有人愿意接手,我就接下来了,并把它做成了百度当时最成功的一个公益项目。
这个项目持续两年,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大量了解和接触农村社会后发现一个现象:我四岁之前在农村长大,但没想到20年过去了,我儿时印象里的农村,跟现在的农村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记得小时候农村还是有很多青壮劳力,现在几乎只剩老人和留守儿童,空巢现象严重,在中国70万个自然村中,不少村庄甚至消失了。
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不应该是这样的。城市里的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越来越丰富的生活,农村却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
于是2011年我离开百度开始创办一亩田,决定开始在农村市场创业。
之所以叫一亩田,是有一次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想出来的,很多人老是记成一亩地,其实田和地有很大区别。地让人想到种植,但田,除了土地,还能让人想到田园,更诗意一点。
当时创业就3个人,我们尝试了六个方向,五个都失败了。
第一个是帮农民团购饲料。现在有很多农资团购网站,当时我做得早了点,农民、经销商和资本的意识没到,大家合作积极性不高。
第二个方向是鼓励农民在我们网站上填写养殖档案,我们给他发虚拟货币,有两万多个农户填写了档案,但依然难以撼动当时的流通体系。
三是帮农民卖东西给贩子;四是找大学生村官合作,每个村搞一个网站,让村官来编辑内容,做农村社区;五是帮批发商把农产品卖给饭店的后厨。
这五个项目都失败了,我们总结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还没有到来,很多农民都是在早上七点到九点上一亩田,然后就是晚上登录,白天有12个小时农民基本不在网上。但买家恰恰是白天活跃在网上,两批人像平行的轨道,永远碰不到一起。
只有第六个方向是赚钱的,这就是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去哪儿”模式。当时我们这块业务只有一个人在兼职维护,但每个月能带来10万元的收入,主要是会员费和广告费。
2011年到2013年9月份,一亩田主要靠这个农产品的“去哪儿”模式生存,即提供信息服务,比如用户搜索白菜价格,就能看到一些买家和卖家发布的白菜价格信息。做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每天有好几万人登录我们网站,很多人还提出要委托我们销售或者采购农产品。这就让我们开始思考:除了信息平台定位外,我们能否提供更多的服务?
当时也没有国外的模式可以参考,国外不存在这种信息鸿沟。于是我就开着车去农村调研。
以前在百度,我们去乡下出差都是当地市长、县长接待,住在县里最高级的酒店,吃最好的东西。自己创业后,我每天在农村都是跟农民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跟农民吃住在一起,呆了两三个月。每天教他们怎么上网。农民真的都很好客,包吃包住,拎包入住的那种。
让农业交易精准匹配
订单农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我需要什么,告诉你,你再去种植。
2013年年底,我发现一个很让我兴奋的数据:每天访问一亩田的用户里三成是通过手机登录的,农民白天在田间地头,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一亩田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撮合农民和买家进行交易了。
2014年6月,我们正式尝试做线上+线下的交易撮合模式,直到今天,公司有3000员工,线下团队就占了2500人,这些人八成是从本地招聘,过去他们都在当地卖房子和快消品,我们给他们远高于当地工资水平的薪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到田间地头,教育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种植大户去使用互联网工具,教他们怎么用我们的产品跟全国各地的买家聊天和交易。另外,就是当有买家来跟农民做生意的时候,我们的员工帮买家看货,锁定货源。
现在中国大概有70万个自然村,我们已经覆盖了3万多个村庄,未来我们希望线下团队是1万人,到时候将覆盖10万个村庄。我认为这是一个临界点。覆盖10万个村子,一亩田的品牌就会让种植大户主动使用我的服务。未来,我们会加大从应届毕业生里去招聘线下人员,国家现在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这恰好也是我们想要的。
2014年7月,我们一个月只有50万元的交易额,现在一个月已经达到100亿元。日交易额突破3亿元。目前活跃在我们平台上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供应方,包括散户、大户、合作社、经纪人、龙头企业(如新希望),另一类是采购方,包括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批发商、饭店、超市、深加工企业和出口型企业。
之前,这两类人发生交易主要是通过很多中间人和经纪人来完成。很多时候甚至连中间人也找不到货。我们的出现消除了所有人的信息不对称,就连中间人和经纪人也是受益方,因为中国大部分农业生产都是散户,都需要经纪人去做工作,才能实现大宗交易。
一亩田正在让农业交易的所有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假如今天全国有一万个人要买白菜,以前是通过很复杂的多对多的关系完成交易,我们出现后,通过系统的算法,包括价格、品质、规格、距离、天气和信誉等级等,实现双方交易的精准匹配。
以前投资人对我们不了解,后来找上门来,我们基本是被动融资,连PPT都没有做过,只给他们看了后台数据。当时很多投资公司在抢。先后有六七家机构投资了我们,我们可以说不差钱了。很多机构错过我们,因为每个月我们的价格都在涨,很多人接受不了。也有很多投资人不太了解农业,他们投资别的电商有代入感,因为自己就是消费者,但对于农产品没有代入感,他们就算用我们的App,也提不出优化意见。
在撮合交易环节之后,我们还会做订单农业和技术输出。订单农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我需要什么,告诉你,你再去种植。以前是生产之后找需求,以后是按需生产。这就要求我们更深入地介入农业生产,比如我们要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
现在一些从台湾进口农产品的贸易商也在使用我们的服务。过去这些贸易商要通过多个层次的中间商才能把台湾的农产品卖到大陆。但他们缺乏一亩田这种瞬间把货铺到全国所有批发市场的速度优势。要知道,速度就是农产品流通的生命,延迟一天损耗就很大。
挖掘农业大数据
它会告诉你未来几天内会有多少黄瓜运到某个城市,又有多少东西运出这个城市。
8月底,我们会跟中国气象局和农业部、农科院等机构合作,推出一个真正的农业大数据产品,主导这个产品的是我们从加拿大挖过来的一个技术团队。这个产品买卖双方甚至是记者都能用上。它会告诉你未来几天内会有多少黄瓜运到某个城市,又有多少东西运出这个城市。这对政府的物价调控会有帮助,过去政府稳定本地菜价的菜篮子工程主要是靠补贴,未来不用补贴了,只需要调控好供给关系就行。
媒体也可以从中提前知道哪个城市可能某个农产品要脱销,哪个地方的农产品滞销。对于脱销和滞销都可以做出预警。
其实我们做的就是三件事,一是用大数据来建立一个信用体系,二是用互联网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三是用规模来制定行业规则。
目前公司还处在亏损状态,最大的成本是人力。但公司每个月的收入都在增加,主要来自广告、金融、大数据和物流。其中,广告是卖家和买家投放的。金融是我们跟地方银行比如一些地方邮政储蓄合作,给信誉好的批发商做贷款,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大数据是跟地方政府做一些合作。物流是通过交易大数据解决货车空跑的问题。未来我们还将在农产品的分级和行业标准制定上做许多尝试。
我们不会去赚农产品差价,也不想赚这笔钱,这些收入应该属于农民。我们的模式是C2C里的B2B,每个用户都是个人,但交易额又非常大。淘宝的一笔交易都是几十几百,我们一单是几万元。
我们也不会去做B2C,这些生意让给其他公司去做吧。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餐饮企业、B2C网站、微店、超市和淘宝店从我们这里进货。比如乡村基,以前是从经销商进货,现在是从合作社产地发货,一笔订单就要省几百万元。
我们也不担心巨头进入,基因不对,模式也不同。别的电商进农村,走的工业品下乡路线,目的是寻找原有模式的新市场。他们也尝试做一些农产品上行的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一亩田只做一件事:就是农产品上行工作,我们只帮农民轻松买卖农产品,让农民赚更多的钱,让菜不要烂在田里,不要扔在沟里,不要花费过多的物流成本,也不要花费太多的交易时间。农民有了钱,他们才会去别的电商平台购买工业品。
十年后才有回报
现在很多大的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了。
这几年农业电商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流通效率,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但现在有互联网和风险投资进入,国家突然有了抓力,政策有了附着点。其次是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小户的土地流转到大户,我们只需要对接大户就行了。
现在很多大的农场主已经在用无人飞机施肥,用摄像头监控了。尤其是很多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程度,超出我们想象。最后就是冷链运输行业和批发市场的建设,高速公路的修通和物联网等投入应用,各方面的资源都在加码这个市场。我们只是其中一股力量而已。
目前这个市场发展的最大阻力依然是用户的习惯。很多农民还是不太相信我们,我们让他们下载我们的App,他们觉得我们是骗他们流量,不相信能通过手机这个小屏幕把10亩地的产品卖掉。就跟15年前很多人不敢在网上买衣服一样。
很多农民依然习惯找经纪人,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过,一旦他通过一亩田赚钱后,他就会彻底成为我们的粉丝。我们的愿景是创造新农业文明,简单说就是让流通更高效,让生产更科学,让食品更安全。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生产环节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利诱机制和农业规则的重塑解决。比如订单农业,就能让食品安全更加可控和可追溯。
尽管国家提出鼓励农业电商,推动互联网改造农业,但一些地方政府的一把手理解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时间。一些县长希望我们去投资建个大楼,拉动下GDP和就业,然后产生税收。他们更关心硬实力的提升,对于互联网这种软实力提升不感兴趣。
我们很多员工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设计了一种比较大方的利益共享机制,我是大股东,全体公司员工加起来的股份占到了公司第三大股东。我希望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能比较迅速地在一亩田实现经济自由,然后再去回报他们走出来的村庄。
现在围绕农民、农民和农业的创业者很多,除了我们这种模式外,还有的创业者在农资产品、农业技术、农民服务和乡村建设等方面做尝试,甚至有一些很细分的创业项目出现,比如有的专门做穆斯林市场、东北市场和西藏市场的农产品电商。但要真正让沙漠变成绿洲,就要看大家有没有耐心了。我们已经走了四年,但我们觉得至少要过十年才会有回报。
艰难创业路的经历二:
李一航电子垃圾创业: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到年赚400万
他的父亲在深圳街头卖甘蔗,母亲沿街乞讨。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却偏偏不去,后来流落街头,靠捡垃圾为生。从捡垃圾到收破烂,最后他竟年赚40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讲述李一航电子垃圾废品收购的励志创业故事:3元闯深圳,从捡垃圾为生到年赚400万!
1、母亲寄来学费,他却放弃读大学
1984年6月1日,李一航出身在河南一个农村家庭。父亲以苦力养家,母亲早年残废不能行走。
2003年的一天,父母托堂叔捎来了学费。打开沉甸甸的包裹,全部是新旧不一的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堂叔告诉他父母在深圳乞讨赚钱,他一听就哭了。
高考发榜,李一航被河南一所高校录取。但想到辛苦赚钱的父母,他决定,不读大学,到深圳赚钱。
2、3元闯深圳,连吃面都不够
还完学校同学的302元债务,加上160元的车票钱,李一航将仅有的3元积蓄藏在了底裤里,就这样出发了。
初到深圳,川流不息的人群、奔驰而过的车子、生硬难懂的粤语,让他感到窒息,路在何方?
好不容易凭口音找到一家老乡的面馆,叫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才发现自己吃了人生中最贵的一碗面:5元钱。吃完面后,他等了很久,主动帮老板收碗。老板看他提着一个袋子,应该是刚从农村出来,就没有收钱。倔强的李一航把3元钱压在碗底,说声谢谢后离开了。
走出面馆的李一航,身无分文,反而让他释然了。于是,他开始睡大街,宝安区的流塘天桥成了他第一个“正式”住所。
3、捡垃圾为生,碰到母亲在乞讨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白天捡垃圾,晚上在天桥上的修表摊成为他的第一个职业,一天2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饭票的问题,却因交不起管理费又被城管赶跑了。
有一天,他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母亲跪在地上,向路人乞讨。父亲在削甘蔗,旁边摆着一个菠萝罐。他大脑一片空白,泪水模糊了双眼!
虽然近在咫尺,但他没有勇气上前相认。他发誓要赚大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一次,他拾到一个摔成两半的手机。他狠下心花了几块钱去网吧查到华强北有回收手机的,于是他便步行20多公里来到华强北,没想到这个坏手机竟然卖了300多元钱,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于是回收坏手机也成为了李一航的第二个职业、第一个创业项目。
2004年1月,他把租了一间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他拼了命的干活。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搬6吨货。
4、90万买了一堆电子垃圾,净赚40多万
2007年一天,他听到一家电子厂倒闭的消息,这家电子厂正在拍卖一批废旧手机物料,这让他大为兴奋。在外面他听到里面已经叫到90万了,他一推开门就说:90万,我要了,我们公司要了!
那时的他别说90万,连9万都没见过。那么他哪里来的钱买这批货呢?他想到了以前收购电子垃圾的一个名叫潘云贵的人,之前说过一句“以后遇到大生意,可以给我打电话”,于是他就给拍卖的人说,我给我们老板打电话。
90万买一堆垃圾,潘云贵接到电话很忐忑,心里很没底。李一航拍着胸脯对潘说:“如果要亏钱,我给你打工,这一辈子我都不收费用。我把合同给你签好字。”
这个承诺给了潘一个定心丸,他决定拿出90万买下这批货。短短3天,李一航就给了潘一个惊喜,他把所有的货全卖出去了,卖成130多万,净赚40多万,他怎么做到的呢?
他知道这批货是全新的待料,而不是废品,是完全可以使用。于是他3天内找对应的相同厂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对口厂家进行对口销售。
潘给了他10万元钱,然而他却没有要,他让潘帮他注册一个电子产品回收公司,这让潘很意外。潘云贵觉得这个小伙很不错,除了帮他注册公司,还给了他5000元。
拿着5000元钱,他开了个宾馆。他把钱撒得满床满地都是。他没冲过淋浴,便开着淋浴在宾馆冲了2个小时,一直到睡着。
5、反向思维,赚得人生中的400万
在潘的帮助下,他的电子产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2007年底,他赚得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的父母前后双双去世!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主心骨,李一航的世界塌下了一片天,仿佛被抽空了灵魂。他流着泪说:“也许,我应该(初中)毕了业就出去打工,哪怕干苦力赚钱,都应该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创业时间太久,父母也等不到那个时候”。
父母去世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然而,他却干了一件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砸手机,拆开卖钱,还录成视频,发给卖旧手机的电子厂。原来,整体手机卖得更贵,而拆开后更便宜。
但是李一航有自己的想法:市场上,很多废旧的手机往往被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场。然而,电子厂最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方面翻新后的手机占领了低端市场,会影响他们的销售量。同时,对电子厂的手机品牌也会有损害。
抓住这个特点,李一航把砸废旧手机拍成视频,虽然回收价较低,但他却赢得了电子厂的信任,拿到很多废旧手机。
2014年,李一航的电子回收公司净利润达到400万,他也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奥迪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