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中国科学家首次精确地测出了月球最高点和最低点,并发现月球比地球更圆。 其形状扁率为1/963.7256,相较于扁率为1/298.257的地球,月球要更接近圆。
形状扁率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椭圆体形状的扁率。扁率越小圆度越大。就地球而言,地球的形状扁率以赤道半径(长半轴a)和极半径(短半轴b)的差与赤道半径之比值即f=(a-b)/a表示。地球扁率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主要参数之一。根据1971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的决议,采用a=6,378,160米,b=6,356,755米,f=1/298.250。
此次嫦娥一号测得的月球数据显示,月球平均半径、赤道平均半径和极区半径分别为1737013米、1737646米(长半轴a)和1735843米(短半轴b),从而得到月球的形状扁率(f)为1/963.7256。
从数字比较来看,地球扁率要大于月球扁率,也就是说地球比月球更扁,那么自然月球比地球更圆了。同时,由于月球的扁率很小,实际上就是它的赤道半径和极区半径非常接近,所以它更接近一个正圆。
月球扁率和地球扁率会对卫星和航天器产生一定影响。
地球及其它行星、卫星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原因在于天体的万有引力。行星和卫星这样的有固体表面的星体能否成为球形,主要取决于其质量。星球质量越大时,其产生的万有引力越大,构成固体地壳的岩石所承受的压力也越大,当压力大到临界值,岩石晶体解体,地壳将会像流体一样变形,这个临界状态叫做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此时,星体上的山将被自己压垮,高度降低。流体在重力下,必然会流到势能最低点,一个大天体的引力必然迫使其物质自身压缩成一个球体。计算表明,直径大于250英里的任何天体都必定是球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