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古今中外经济

1.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精耕细作。(3)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5.开辟新航路:(1)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1497—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从而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3)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抵达美洲,从而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4)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6.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垄断贸易、种族屠杀、贩卖黑奴。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1)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3)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2)19世纪末初步发展;(3)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4)国民党统治前期较快发展;(5)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因境;(6)解放战争时期萎缩破产。

9.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一五”计划。(3)1954年宪法,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4)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5)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6)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在这种左倾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中国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经济困难。(7)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8)“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劫难,周恩来、邓小平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11.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3)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对外开放:(1)设立经济特区。(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4)加入世贸组织。(5)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⑵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⑷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⑸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4. 罗斯福新政:(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

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1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建立“福利国家”。(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余粮收集制。(2)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3)取消自由贸易。(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17.新经济政策:(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解除工业国有化。(3)自由贸易。

18.斯大林模式:⑴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⑵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9.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了世界金融市场;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世界市场;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各国。

2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2)北美自由贸易区。(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兴起

1、过程

(1)"冷战"的公开信号: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1949年, 性质:军事集团。

2、苏联作出的反应 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3、"冷战" 的影响

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又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1)形成阵线分明的两大对立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2)美国、苏联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年,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古今中外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并施;提出“君舟民水”思想;主张性恶论。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2.新文化运动:(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旧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新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4.毛泽东思想:

(1)从中共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抗日战争时期:撰写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说明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5)新中国成立后:①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重要问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独创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5.邓小平理论: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爱国者;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科学,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9.文艺复兴的成就:(1) 文学方面: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的《神曲》,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的《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三人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2) 艺术方面: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抛弃了中世纪的宗教气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10.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11.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至上;君权高于教权。

12.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

(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3)卢梭:反对封建专制,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中后期,编纂《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形成了百科全书派。

(5)康德:主张天赋人权;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平等只有法律的平等而没有经济的平等。

1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注重人权和如何保障人权,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学说;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社会政治制度层面,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0961/768277583.html

更多阅读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797.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是: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内陆地区。9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语文 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2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语文 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2)分类: 四年级下册 语文 2011-03-30 14:07四下语文复习 第一单元(2)四、按要求写词语。1.含有动物的成语:莺歌燕舞 蜻蜓点水 鹦鹉学舌 鸡犬不宁 狗急跳墙 闻鸡起舞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

高一历史必修一历史总复习提纲1

高一历史必修一历史总复习提纲(1-4单元)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资料第一部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①含

声明:《高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为网友朝槿温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