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好节目,观后感触一定有很多。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一1934年10月的一个夜晚,一支队伍渡过了秋水寒澈的于都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两年后,红色大军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汇聚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
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嘉荫县第一小学的崔峻烨看来,长征精神就是一个个感人的长征故事的集合。
崔峻烨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丰碑》里的一位军需处处长,将自己身上的棉衣让给了一位战士,自己却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他的无私之爱化作雪山之上巍峨的丰碑。
长征精神是革命必胜的力量,是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梦想。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亲历过红军长征的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曾如此评价长征: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35年,毛泽东在总结长征胜利经验时说,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936年6月,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便引起轰动,两个月内再版4次。
斯诺用一位记者的笔触同样写道,你可以把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看成是一个盛大的巡回宣传演出,这很可能是红军最有永久价值的贡献。千百万年轻的农民听到了他们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福音,红军真诚迫切的目标始终是要震撼并唤起亿万人民,召唤起他们为“人民当家作主”而斗争,为正义、平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而斗争。
这种理想,这种信仰,不仅伴随红军走过万水千山,而且也如星火燎原,锻造了一个青春作伴的人民共和国。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可以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道路。中国革命,没有共产党,能够成功吗?不可能的。”“只有我们的党才能够经得住十年的血腥恐怖,百万大军的‘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二十年前,著名作家王树增创作了"中国革命史系列"之《长征》。
有人问他:"写这本书,有人买吗?"
事实上,《长征》畅销国内,供不应求。"读者不是爱我,而是爱我们这个民族。"王树增动情地说。
我们为什么怀念长征?
因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传播理想的远征。千千万万红军战士,一路浴血奋战,传播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唤醒着中国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
长征,是走向一个崭新中国的里程碑。那群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红色身影,也是建设崭新中国的征途上最美的影像。
怀念长征,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怀念长征,我们以此告诉世界――将永远守望历史的星空。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栖霞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关工委、东方卫报共同承办了南京万名中小学生"重走长征路共筑中国梦"大型系列活动。
本次"重走长征路共筑中国梦"大型系列活动包括了"重走长征路"、h5网络传递星火、纪念长征胜利主题班会评选以及"我心中的长征"主题征文等内容......
其中,h5网络传递星火已有近11万名"长征使者"参与;6月27日,栖霞实小的200多名小学生高举红旗,在十月军校实践基地进行了2.5公里"长征之路"缩微景观的体验;而"我心中的长征"主题征文活动也反响强烈、投稿踊跃,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收到征文稿件数百篇。
自今日起,本报将择优刊登"我心中的长征"主题征文稿件,愿广大读者与小作者们一道,传承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长征,一部读不完的书。
当数万红军踏上征途,近代逐个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红军长征以慷慨悲壮的血战,绝处逢身的转折,感怀温暖的情谊,悲喜传奇的记录将长征这部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读者眼前。
直到今天,红军战士那“抛头颅,撒热血”的壮志情怀,还让我们记忆犹新。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皮带充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激战独树镇都撒满了红军战士的遍地热血。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我们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与祖国的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过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