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必须努力,以后才能有出息!
这句话,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父辈从小就会去灌输给我们很多观念,纠正我们很多行为,等到念书之后,这个任务会被交给学校、老师,还有这自以为是的社会。
当然,我会承认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但是,当下我们很多教育,社会所倡导的很多思想,并不及格。
所以,我一直对这一句未经思考的“你们要有出息”心存疑虑。
我对读者提问“作为独生子女,你最大的烦恼和疑惑是什么?”的时候,我收到大量的回复,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朋友谈到;自己身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父母的要求、社会的期望。
这些要求,期望,有些软,有些硬,或松或紧地缠绕在他们身上,这种压力、承担,从某种角度上抑制了孩子的独立选择与自由发展。
而我一直想要追问这些父母的是:究竟什么才是有出息?!
一对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除了诵读经典,还要琴棋书画,当然,学业更是一点儿也不能放松,考试成绩成了他们脸上的晴雨表,孩子不堪重负最后跳楼自尽,这对父母趴在孩子身上嚎啕大哭:早知道你会这样子,我们什么都不逼你,只要你能活着,我们一定不这样去要求你……
反思此等悲剧,倍感悲哀之余,我们发现,这对父母他们所要求的出息变成了:好好活着。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才是有出息。
事实上,还有个更尖锐的问题,那些一直要求孩子有出息的父母:你们活到现在,取得了什么骄傲的成绩,又有什么出息?
世人眼里的“有出息”最直接的莫过功利,获得财富、名望、知识、权利。
自古以来我们就喜欢说:升官发财,譬如:财源滚滚、光宗耀祖、名利双收、声名赫赫……,似乎,只有工作体面,收入丰厚,才能去给父母长脸,成为“有出息”的表现。
事实上,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与评判标准导致了很多孩子的焦虑与痛苦,而且,你还不得反问,否则就成了不懂事,不孝顺。
反观很多越是在功利的社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声名,赚取财富的父母,他们反而较少要求子女一定要去“建功立业,升官发财”,去为他们长脸,他们常常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些除了说明他们有所见识以外,更说明了:功名利禄虽然不错,但远不能成为人生主旨,如若这是人生真谛,毕生追求的话,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怎么会愿意让孩子去过自己的生活呢?理应也让他们为钱,为权奉献一生才对。
所以,对于那些无法去为“有出息”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却又不断要求孩子要“有出息”的父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真正体验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搞不清楚什么才是“有出息”。他们这种“出息观”一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二是死要面子却让孩子遭罪。三是秉持自己“未完成”的情结,意图去让孩子“父债子还”,找个说辞:我们这是为了你好。
把孩子的自我都搞没了,哪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