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成功的比例幸运占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能,勤以创业,俭以聚财,诚以待人,逊以自处。看看那些女人创业的故事,学习她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一

工艺美术大师曾映雪:每幅瓷画都是一首诗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画工艺美术大师,30年来从事瓷画艺术如一日;她偏爱兰花,喜欢将兰花的朴实素洁和高雅印在莹润洁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浔中镇是陶瓷的主产地,历来享有“瓷乡”的美誉,成长在这里的曾映雪,从小深受陶瓷艺人的影响和陶瓷艺术的熏陶,与陶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3年,年仅14岁的曾映雪进入德化职业中学读书,开始了她的陶瓷绘画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深造,使理论水平和绘画技艺更上一层楼。学成归来,她成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绘画教师。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然而瓷画却长时间不为人所关注。早在学生时代接触瓷画时,曾映雪就暗下决心要传承瓷画艺术。她说:“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关注德化白瓷,那么请你留下百分之一给我说说瓷画。”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学校申请开办瓷画专业。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办陶瓷绘画专业。从此,陶瓷绘画正式成为陶瓷装饰专业的必修课程。“这对于德化陶瓷绘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对于我来说,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说。

作为一名瓷画专业教师,她经常和学生一起探讨陶瓷绘画的技巧,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二十多年来,曾映雪从不收取学徒的一分学费,就连学徒来画室作画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费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从事陶瓷绘画工作的人,有80%曾经是曾映雪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业。学习陶瓷绘画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为师的徒弟中31人里女性占了二十几个。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学徒为了这个专业在不懈努力,同时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认可。

过去的30年里,对曾映雪来说,是一段孤独而纠结的长途跋涉之旅,“坚持的过程是漫无目的而且心酸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作画,她曾经连续47个晚上,每个晚上花费4个小时才完成了一幅纯工笔画——西施浣纱图。在近10年的时间里,她每个晚上几乎都是关在房里作画,在她居住的那条街,晚上只要看到还有一盏灯亮着,邻居们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还在画画。

曾映雪把每幅画都当作一首诗来对待,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林木、楼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动一静,线条优美、细腻入微、技巧娴熟,她总能以小清新的色彩来展现女性情怀。“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这是女性的作品”,她说,“作品背后包含的艺术潜质以及意义更为深刻,这样的作品才会更久远。”

“学院派与民间工艺的融合”,是曾映雪对自己作品的定义,她认为瓷画是“手的艺术,火的历练”。“做陶瓷是一个频频失败的过程,只能通过一次次尝试并总结失败的教训来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德化县第一个陶瓷绘画工作室,后来她又成立了德化县瓷画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画发扬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爱陶瓷,没错的!”未来她将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时代气息和艺术新元素,“让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绘画风格以及对艺术真诚的态度。”

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二

侯姝媛:80后女研究生建自行车驿站,一年骑出百万元

一位长相清秀,看起来娇娇弱弱的80后女孩儿,却迷上了对体力要求较高的户外骑行,并在海南将这一爱好变成了事业。重庆工商大学研二女生侯姝媛,凭着一股子闯劲儿,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骑行驿站”。如今,驿站广获骑行者好评,年营业额60多万元。

爱好变事业,填补市场空白

春日里,怒放的三角梅爬满了门口的铁栅栏,将眼前这栋蓝色外墙的别墅掩映得格外漂亮。挂在栅栏上的一辆自行车和木制招牌,提醒着路人这里是骑行者之家。

“现在这么好看,可当初这里却像个‘鬼屋’。”侯姝媛调皮地笑着。她打开电脑里的照片,记者看到这里曾是一栋半拉子别墅,连门窗都没有,足有一人高的杂草将房子包围,建筑垃圾堆得满地都是。

改变,始于一次骑行。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这是80后女孩侯姝媛对海南的第一印象。

2013年1月,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天,侯姝媛决定到海南环岛骑行,庆祝考试结束。虽然之前只到兰州附近骑行过一次,但她还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骑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骑行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由鄂妹子变成了海南媳妇。

“帅哥,我租辆自行车。”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到海口美祥路一家自行车租赁店租赁自行车的场景,当时的自行车店老板叫陈启程,当时大伙都叫他“虫子”。

热情好客的“虫子”见到侯姝媛,不停地向她推荐骑行线路,并提醒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当了解到她是只身一人来海南骑行后,决定免费当向导,陪她骑行去三亚。

土生土长的“虫子”是海南万宁人,对线路非常熟悉,骑行过程中时刻关心她,和她一起赏美景、尝美食。

这次骑行,侯姝媛深深地爱上“虫子”,两人由骑友变成了恋人,直到后来成为夫妻。

“‘虫子’,不如我们建个驿站吧!”第一次骑行之后,她把开驿站的想法告诉了“虫子”。原来,在骑行过程中,她发现骑行驿站比较少,加上没有地方休息,导致在骑行过程中不是很顺心。而和她有同感的,还有许多骑友。

经调查,侯姝媛发现,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约3万国内自行车爱好者到海南环岛骑游,租车、住宿是必需的环节。如果开一家环岛自行车出租和环岛青年旅舍于一体的骑行驿站,一定有市场。

两人意见统一后,她开始在岛上做调查,发现没有一家把租车和住宿结合起来的驿站。此外,如果在环岛游的线路上开连锁店,解决游客异地还车不便的烦恼,一定更有市场竞争力。

“在哪里建驿站比较合适呢?”两人开始在海口地区寻找地方,考察再考察,商量再商量……

2013年1月,两人在新埠岛租了一栋毛坯别墅改造成驿站。别墅有600平方米,7间房,可以安放40个床位。

启动资金不足就刷信用卡来解决。为了节省开支,驿站的设计装修全靠自己解决,墙自己刷,再请朋友帮忙在墙上绘画,从租房到装修一共花了15万元。

为了铭记创业历程,驿站里每间客房的名字别出心裁:经费不足、资金短缺、预算不够……

一个是准备入学的研究生,一个是连年亏损的小老板,两个合伙人都一穷二白。“你看我们这些房门上分别挂着‘资金短缺’‘缺口太大’‘预算不足’的牌子来取代房号,纪念开办驿站时缺钱的窘境。”侯姝媛带着记者在驿站一边参观一边介绍。为了省钱,陈启程甚至跑到工地上蹲点半天,仔细观察电焊工如何作业,然后连续几晚在网上找相关视频自学电焊技术,自己硬是把院子上的一个大铁架焊了起来。

经过半年的努力,2013年7月,海口517驿站开业。没铺瓷砖的水泥地板被擦得锃亮,色调明快的小装修让人觉得温馨如家,40个床位干净整洁,100辆自行车整装待发。

伙伴变爱人,共圆青春之梦

驿站成立一个多月,生意惨淡,前来住宿、租车的旅客寥寥无几。经过与多位骑友沟通,侯姝媛找到了原因。“游客来之前大都在网上订好自行车和住宿,我们几乎没做推广,所以生意不好。”侯姝媛说。于是,她开始尝试在各大网站论坛特别是骑行论坛上推荐自己的驿站。

“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宣传驿站,与骑友沟通交流,留下驿站的地址和自己的手机号码。”回想起当初那段当“营销员”的日子,侯姝媛依然觉得干劲十足。

经过多次推介之后,生意开始有了起色,陆续有骑友过来租车住宿。“硬件不足,服务来补。”侯姝媛说,热情周到的服务是驿站一大特色。因为两人都爱好骑行,熟知海南情况,能给每一位骑友提供详尽的骑行攻略。驿站的名字很快在骑友中传开,甚至韩国、哥伦比亚的友人都慕名而来。现在,驿站的墙壁上满是可爱的涂鸦和旅客留言,由于来的客人太多,连天花板都被写得密密麻麻。

在驿站的创办过程中,侯姝媛发现身边这个木讷的“理工男”动手能力强、人品好。而陈启程觉得身边这个“女汉子”有主意,能吃苦。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事业,让侯姝媛和陈启程由伙伴变成了恋人,进而变成了夫妻。

梦想——

将驿站开遍全省

“老板,帮忙看看我的车是否有问题了。”3月28日,在517驿站,一名骑友刚从三亚骑行过来,面对骑友遇到的问题,“虫子”总是热情地服务。

“这家店的老板人不错。”来自河北的骑友陈先生说,去年,有一次他骑车从三亚回到海口,自行车有点问题,“虫子”一直从晚上10点忙到凌晨3点多,帮他修好了自行车。

“有家的感觉”“大学最后一次骑行”“说走就走的旅行”“告别雾霾,来海南骑行”……在驿站里,处处有骑友的留言,如今驿站已成为骑友的乐园。

建立驿站2年来,驿站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13年6月至今,已经有文昌、博鳌、兴隆3家旅店老板主动找上门来,成为517骑行驿站加盟店。

“租车和住宿是环岛游客普遍关心的问题,517骑行驿站把租车与住宿一起解决,在我们当地还是首创,另外异地还车也是区别其他驿站的一大亮点。”517骑行驿站博鳌加盟店负责人刘得得说,加盟后自己驿站入住率直线上升。

看到市场前景后,2014年4月,侯姝媛和虫子又投资近30万元,在三亚开了一家直营店,并带动了7人就业。

“去年我们有近100万元收入,纯收入50多万元,现在驿站已经布设环岛骑行线路的东线,预计5年后我们还会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友就会享受到我们一站式服务。”侯姝媛说。

现在“海口517骑行驿站”有500辆自行车,两人在三亚还开了一家直营店,在文昌、博鳌等地有3家加盟店。说到新年打算,侯姝媛表示下一步将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在跟旅行社洽谈合作,拟推出骑行旅游专线等。

如今,学校已开学,侯姝媛除了要经营好驿站,还要加强学习,她觉得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将学业拉下。

如今,在重庆工商大学,她经常骑着山地车快速穿过校园……

侯姝媛深信,“我要骑”一定能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生意将会越来越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3661/500432090.html

更多阅读

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六年白手网络创业故事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白手创业的女强人故事

创业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价,泪水是学费!看看创业路上的那些女强人故事,学习她们,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白手创业的女强人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白手创业的女强人故事一:阿波罗艺术网创始人兼CEO邝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农村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从没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于向荆棘丛生处迈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农村创业故事白手起家。农村创业故事白手起家1:放弃万元月薪回家种菜 4小伙开创业卖蔬菜4人辞去杭州工作回到东方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农民白手创业故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活跃起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农民白手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农民白手创业故事1:种植红乔薇成功翻盘的千万“负翁”创业之路无止境

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9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就我国目前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9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白手起家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9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白手起家1:90后大学生农村庄稼地里

声明:《创业故事白手起家 女人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为网友布衣袄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