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川教版下册导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学习归还学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而实施的有效教学,是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小编整理了关于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设计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备课人:程 晖

【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4.重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难点: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

【预习导学】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预习题:

(1)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

(2)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如何?

(3)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

(4)唐太宗采取哪些政策来治理国家?

(5)什么是贞观之治?有何意义?

2.组内互查,订正预习情况,并记录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2.组内交流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师生可共同探讨。

3.教师展示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研讨问题:

(1)隋朝与秦朝有何相似之处?

(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为什么著名?

4.小组探究交流,以组为单位展示研讨成果,如有错误,教师更正、补充。

5.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内训练巩固】

1.隋朝一举灭亡江南的陈朝,结束分裂局面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26年 D.618年

2.隋文帝时,国家富庶,社会繁荣,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3.下列哪个朝代和隋朝最相似?(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4.隋朝走向“极盛”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开皇年间 D.隋炀帝继位后

5.李渊起兵反隋的地点是在( )

A.范阳 B.晋阳 C.大同 D.长安

6.隋朝灭亡的时间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49年

7.贞观年间,向唐太宗提出意见或建议最为突出的是( )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8.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的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 李世民

新版川教版下册导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9.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的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0.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

A.和亲 B.封赏 C.派兵剿灭 D.恩威并施

11.夏桀、商纣、周厉王是按同一标准归为一类的,下列人物中与此标准一致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朕”指谁?

(2)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的什么政策?

(3)这种政策的效果如何?

13.简要答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

【拓展延伸】

1.怎样评价隋炀帝?

2.试评述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功绩。

初中历史教学对策探究

【内容摘要】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落后、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策略不当、巩固练习被忽视。为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中应该采取改进对策: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并注重课堂练习和巩固。

【关键词】

初中历史;方法创新;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促进该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任课老师不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忽视教学方法创新,对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式落后

在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听课、做笔记等方式获取知识。课堂师生互动局限于简单的提问与回答,忽视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应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通过任课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多数任课老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任务安排、内容设计、重难点讲解时,围绕任课老师的意图和想法展开,忽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制约学生历史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课堂教学围绕任课老师开展,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3.教学策略不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忽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料。也不注重将初中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积累历史知识。

4.巩固练习被忽视

课堂上忽视课后练习的训练和讲解,不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等,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中,将每5-7名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异同点的对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不仅能深化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增进与学生的联系,有效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从而更为有效的融入学习活动。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机会,将历史人物和故事搬上讲台。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策略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例如,学习“遵义会议”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长征”中的片段,让学生对遵义会议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再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遵义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等,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重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又如,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通过这种话题的引入,不仅密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还能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

4.注重课堂练习和巩固

课堂教学完成后,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例如,让学生利用网络习题库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网络习题库具有自动阅卷功能,能对习题进行详细讲解,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和了解,可以对习题有全面的了解,查漏补缺,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改进和提高。

三、结束语

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有效掌握初中历史知识,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作者:陈红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

【参考文献】

[1]边占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11),163-164.

[2]米成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z1),281.

[3]罗海亮.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教文汇,2013(9)中,175-17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3861/605532304.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适用的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范文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2.学

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运用七年级数学导学案也要讲求方法、保证质量。为打造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为大家整理了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范文垂线(1)【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

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九课答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先学后教成为可能,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导学案设计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班级: 姓名: 组别【学习目标】1、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导学案承载并推动现代七年级地理课堂的发展。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范文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知道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声明:《新版川教版下册导学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为网友茉莉花的清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