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图片欣赏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图片1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图片2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图片3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相关资料1:长征精神
【谱写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史诗】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也相继开始长征。历时两年的长征,途经14个省,长驱6.5万余里。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途经福建、江西、湖南、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达二万五千里,人们通常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的长征。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经过湖北、河南、陕西、甘肃4省,行程近1万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下旬发起嘉陵江战役后,到1936年10月9日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途经四川、西康、甘肃、青海4省,行程1万余里。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于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途经湖南、贵州等8省,行程近2万里。
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率领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敌重兵集团之间穿插迂回;红军广大指战员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斩关夺隘、浴血奋战,进行了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突破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胜利
会宁西关。1936年10月9日,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22日红军第一、第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抵达陕甘苏区,表现出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打破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阴谋,使中国革命摆脱了危险的局势,使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使中国革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国际友人斯诺称赞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评价道:“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
2016最新长征胜利的黑板报相关资料2:长征的故事
【和彝族人民心连心】
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是当地彝民的习惯装束。果基达列长得非常魁(kuí)梧,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正是红军此时需要的。
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都亲自与通司谈话,解释红军的民族政策,说明红军与彝族同胞是一家人,都是反对军阀的,红军只是借路北上抗日。
通司果基达列一边听,一边喝酒。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他频频点头,表示要努力帮助红军做工作,并说“红军与国民党不一样”,“大军会很快通过的”。毛泽东向通司果基达列赠送了一份礼物,还托付他向彝族的四个部落首领各转送一份礼物。
在通司果基达列的带领下,红军派出由肖华带领的宣传工作组先行进入彝民区,为先遣队开路。
工作组渐渐走近了彝民区。这里山高路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地面上杂草丛生,淤泥遍地。工作组的红军战士走几步就要跌倒一次,弄得满身是泥水。可是通司却行走从容,肖华不禁和他攀谈起来。
通司就像一个导游,走一处说一处,说这里就是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然后指着远处一个破败的村落说,那就是传说中古时候的“孔明寨”。
再往前走就进入了彝民区。此时太阳露出了半个脸,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射进来,这儿一点,那儿一点,映衬得刚刚下过的雨滴更加晶莹剔(tī)透。山道上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彝民。
他们都赤身裸(luǒ)体,没穿衣服。有几个女人哈欠连天,一副大烟鬼的样子。红军战士赶上前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国民党委派的冕宁县政府的官员,上任途中经过这里被彝民缴了械,他们被抢劫一空放了回来。
肖华听说后心中一沉,暗暗思索起来。
这时,只见山头上有不少彝民,挥舞着长矛和土枪,“呜呼——呜呼”地大声喊叫着。再往前走,彝民越来越多,拦住了去路,如果强行通过,就会发生冲突。彝民们包围了工作组,竟然放起了枪。
战士们有的沉不住气了,要开枪还击。肖华命令不准开枪。
肖华通过通司向彝民们解释: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不同,只是想借路北上抗日,保卫国家。但彝民们仍不罢休,有些甚至冲上前缴了红军战士的枪械和衣物。
任凭沿途树林中噼噼啪啪的枪响,红军战士们眉头也不皱一下。当地的老人至今还在感叹:“那些先锋队红军,硬是枪子儿不进!”
通司见状,就请示还击,红军战士却说:“上级没有命令,不能开枪。”肖华还是让通司不停地喊话,但是彝民不少反多,对红军的宣传置之不理。
正在这时,从林子里闪出几匹快马,只见为首的一匹黑骡子上是一个50岁左右身材高大的彝人,头上缠着黑布,身上披着黑斗篷。通司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来人是果基家的首领果基小叶丹的四叔。
家住羊坪子(今彝海乡政府驻地)的果基小叶丹自幼聪明伶俐(línɡlì)。他通晓汉语,很有领导能力,是果基家有名的首领人物。当时的黑彝族由四个分支组成,罗洪,瓦渣等分支都住得很远,而红军要借路的地区就是小叶丹的居住地。
小叶丹的四叔对通司说了几句什么,才知道他们看上了红军背上的一口大锅。肖华不慌不忙走上前,笑着说:“这锅是我们做饭用的,给了你们我们怎么吃饭啊?”
说着取出一些钱来,递给小叶丹的四叔,并向他解释了红军的来意。然后,肖华又让人拿来一只手枪和几支步枪,说:“这是我们刘伯承司令给你们首领的一点礼物。”
肖华还表示,为了共同抗日,刘司令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从此亲如一家,共同对敌。
小叶丹的四叔见红军如此有诚意,就回去报告了小叶丹。
不一会儿,果基小叶丹带着十几个人下山来。小叶丹身材十分高大,黑色的长发披在肩上。头上同样缠着巾帕,赤膊赤脚,腰上缠着一块麻布。在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手持长矛的彝人。他用流利的汉语对红军说:“我是果基家的小叶丹,我要见你们的司令。打红军的是罗洪家,我们果基家和你们讲和不打了。”
肖华去报告了刘伯承司令员,小叶丹来到彝海边和刘伯承相见,刘伯承身后也跟着十几个红军战士。刘司令又一次对小叶丹重申了红军北上的用意,小叶丹说:“海子这边我们管,那边罗洪家管,从这边过去我们能保。但是我信不过你们汉人,按彝族的习惯要喝血酒,这才是真心诚意的讲和。”
刘司令员马上同意了。他决定与果基家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在彝海边举行了简单但十分隆重的结盟(méng)仪式。
在彝海湖边,一个彝族巫师边念咒(zhòu)语,边用刀将一只大公鸡的嘴破开,把鸡血滴到两只碗里,从彝海中舀上来的清水立刻变成了殷(yān)红色。
刘伯承与小叶丹并排跪在湖边。刘伯承端起酒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义为兄弟,有违此誓,天诛(zhū)地灭!”
小叶丹也高高举起“血酒”,对天发誓:“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就像这公鸡一样死去!”
发誓完毕,两人都将“鸡血酒”一饮而荆不点香,不燃炉,结拜仪式完成,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结拜后,小叶丹放了心,不再怀疑红军的诚意。他想借红军的力量打下另外的几家分支,统一彝民区。刘伯承爽朗一笑,说:“罗洪家有啥子了不起的?如果要打,一下午就能把他们全部消灭。只是他们和你们同是彝族,一样都是受苦受难的少数民族同胞,不能打,还要团结起来打国民党反动派,打日本侵略者呢。”
听了这位红军兄弟的话,小叶丹十分佩服。不仅派人给红军大部队带路,还送给刘伯承一头黑骡(luó)子。刘伯承在红军驻地热情地招待了小叶丹,并将一面写有“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了小叶丹。
第二天,红军大队人马顺利通过百里彝民区,全速向大渡河进发。
“彝海结盟”的事迹不仅是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在党史、军史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值得称道的一章,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