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六册《真情的回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六册第五课《真情的回报》。这是一篇比力浅近、易懂的课文,叙述了一个虽然寻常但却很动人的故事。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因父亲抱病,不得不以送报纸为家里挣钱减轻包袱,由于他诚笃的劳动,换来了订户们对他的体贴和资助,使他明白了“诚笃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眷注与爱意”这样一个原理。文章以叙述为主,内容生动,语言平实,通过平实的语言,转达出富厚的意蕴,创造出令人动情的结果。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全文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帮助学生感悟和体验这种真情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在教学时,紧扣课题,以此为切入点,抓住“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和“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这两个问题来展开教学。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两个关键问题,分别用“”和“”标出,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具体教学以随机教学为主。对于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教学,采取让学生感情朗读,评评议议,比较句子的异同点等体会句子含义。对于文章中写“我”付出真情的描写并不十分具体,通过让学生进行联想,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设身处地体会“我”内心的惊喜、激动和感激。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读读、评评、议议、想想、说说等多种形式的学习途径,来理解“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的具体含义,体会真情。
三、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课题。
(二)组织自主学习,初步体会感情。
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1、找出“真情”的句子,用“”标出。“回报”的句子,用“”标出。
2、认真读读有关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圈、划等,写出自己的感受。)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批注在书上,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学习课文,感悟“真情”。
学生自学后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朗读。
(一)“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二)“我”得到了哪些“回报”?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起引导者、协调者、组织者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设计了一些比较感悟、联想实景、朗读体验的环节组织教学。
《新课标》还指出: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来感悟“真情”。
(三)在课文戛然而止时,学生是“言有尽而意未尽”,情感积累也正逐步地增强,这时,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的宣泄口,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生命激情在自由表达中得以彰显。于是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回忆名人名言、创造书写属于自己的小名人名言,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感,内化了文本语言,锤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又生成情感,积累了语言,使课堂真情四溢,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进一步感悟“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四、生理学研究评释,美好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高兴区,使其敏捷田地入情境之中,更好地调治情感,促使学生有一种阅读的激动。因而课文末了引出我喜好的歌“爱的奉献”,师生配合感觉“爱的奉献”的主旋律,再次建立这篇课文的情绪基调,使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再一次受到情绪的熏染,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惊,进而与作者的情绪到达某种水平的相似,激起与作者的情绪共鸣。进而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受到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