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论文 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篇一

《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法”》

摘要:深入浅出地论述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四结合法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实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已不再是主讲人,而是课堂的组织者。为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构建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下面我就地理教学“四结合法”这一教学法作简单的介绍:

一、如何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

1.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 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教育学论文,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2.问、答结合

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问题时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教育学基础论文 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

3.图、文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像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像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3. 32图,并把它与3.14图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4.练、评结合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裸露的岩层中有没有褶皱、断层的痕迹教育学论文,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二、实施地理教学“四结合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严密设计讲与读、问与答、图与文、练与评的内容并妥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分析地图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防止出现教师讲解“注入式”学生练习“放羊式”的局面,力求使课堂教学做到学生积极参与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与教师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探讨知识紧密结合。

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扼要、用词生动准确,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对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尽量缩短教师讲解所占用的时间,以便课堂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探-讨式”的学习活动。

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探讨知识的转变,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新教材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给地理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等小栏目的设置为教师转变单向传输的“注入式”教学为师生双向活动的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合理地利用“四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耳听、眼看、口念、手动、脑想,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地理教学质量就有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篇二

《中学物理教学浅探》

摘要:浅探中学物理教学方式。

关键词:物理;自学;思维能力

在物理科新《课程标准》中,大力倡导科学探究这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与相关技能,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觉性,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技能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活动仍然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这些知识,而不应是让学生来复制这些知识。对此,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或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对于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是至关重要。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就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如此时间稍长,学生便会发现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明白在学习中什么样的问题最有价值,从而逐步地便能实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这一素质培养目的。

二、指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适当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课教学过程中教育学论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该指导他们查找相关的书籍资料,并同时要求他们作好科学探究的记录,作为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指导他们对各自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看能否运用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作为进行交流与讨论的有力证据,在这里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力求每个学生都认真落实到位。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物理科学的探究兴趣的目的 。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三、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这一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学会用动手的方法进行知识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又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它具有以下特点: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既强调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的培养;提倡合作交流。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不同的学生可以发现和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作为自主性学习,就要在教师指导下,在这众多的问题中挑选出学生普遍感兴趣或小组感兴趣、学生和学校条件能够完成、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就是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中,主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他们能较为顺利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得出自己研究的结论,培养他们自己通过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成效,他们就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对若干新知识问题进行实践与交流,反复亲历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可以让他们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地掌握动手实践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的设计要依据教学训练逻辑思维,让学生学得有深度。

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包括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平等观念教育等。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对于物理教学,我们可以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 ,从我国利用物理知识,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着手 ,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教育学论文,把学生放进教学主体中去,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六、教学有法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求解同一道比较复杂的物理应用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敏捷,分析能力强,能较快地从错综复杂的条件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可以做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材方案,并找出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则大不相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完善学习方法,使传授的方法科学、准确,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7161/374221671.html

更多阅读

教育学基础综合攻略——针对首师大774的复习方案

一、与统考教育学311的区别2013年首师大的774教育基础综合与国家统考教育学的311相比,内容基本一致,题型不同。其774实有点类似333专硕的题型,注意只是题型类似。首先没有选择题,迎面是10个名词解释。其次没有判断题,简答和论述题量相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教育学毕业自我鉴定范文  教育学毕业自我鉴定范文1  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大学我的专业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教育专业。这让我距离自己的梦想一步步接近。四年寒窗的苦读和努力,不论是从学习,生活还是社

教育学论文答辩自述 教育学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教育学毕业论文答辩自述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XX学前的李燕,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谈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的指导老师是曾老师,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曾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

声明:《教育学基础论文 教育学基础相关的论文》为网友萬仟瀟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