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那么你对生产能力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生产能力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生产能力的定义
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1)生产技术发展改变了生产能力
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导致了生产能力的改变,企业需要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能力。
2)同一种设备对不同产品的生产率的差异
加工装配型企业,相同的设备加工不同的产品时,由于加工工艺要求不同,会使生产能力随产品不同而有差别。
3)学习效应改变生产能力
在服务性企业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工业企业,其生产率与劳动者的经验及学习有关,随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时间消耗下降,生产能力将提高。
生产能力的分类
实际运用中的生产能力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和计划生产能力等。
设计生产能力
是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它是按照工厂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年产量。企业投产后往往要经过一段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的过程,甚至改进某些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当操作人员熟悉了生产工艺,掌握了内在规律以后,通过适当的改造是可以使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的。
查定生产能力
是指企业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设计生产能力资料可靠性低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审查核定的生产能力。它为研究企业当前生产运作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计划生产能力
也称为现实能力,是企业计划期内根据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生产计划。
计划能力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查定能力;其次是企业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能力。后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项目在本年度形成的能力,也可以是企业通过管理手段而增加的能力。
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能力相匹配。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老企业可能由于产品方向有所改变,或者是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也可能因为工艺方法有所改进等种种原因,当初的设计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时需要对企业的产能作重新核准,称此结果为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是企业的实际能力,对于企业各类计划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基本参数。
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经济规划
在完成一个新厂的设计或对现有的生产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或扩展时,需要对生产能力作出正确的决策。仅仅着眼于各类产品的年销售量是不够的,因为销售情况可能会反映出季节性的波动。我们究竟是按销售量的高峰值还 是其平均水平来确定生产能力呢?如果打算按照销售曲线来确定,则会使库存积压的风险减至最小,在这种情况下,工厂的劳动力数量应是可变的,除高峰期以外,工厂的生产能力部分被闲置起来。如果我们把生产能力确定为 中等水平,则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工厂设备的利用趋于合理,但为了应付销售高峰就应注意积累库存。到底哪种方式能使库存成本、工厂投资和劳动力周转的综合成本达到最低呢?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进行经济分析。这可以归结为一个规划问题,即将生产能力按各个经营时期进行规划,以使上述综合成本最低,综合成本中的投资费用可用一个关于生产能力的非线性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出来。
销售预测
这样就产生了销售预测的问题。我们究竟是制定一个适应销售情况 的生产能力计划呢,还是制定一个适应于预测的1年、5年或10 年后销售水平的计划呢?为了获得超过需要的生产能力,我们在经济上是否能负担得起呢?值得一提的是,一定量后续生产能力的耗费与当前耗费并不是相等的。而且,一般的情况是,在任何规模的生产能力水平上,实际上都有些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改变生产能力时,其实无需购置那些已具有闲置能力的设备。生产能力规划用来确定未来生产所需生产能力,在制定生产能力规划时,即使考虑到未来的预期市场需求。也只需购进需要的设备,同时在建筑物和平面布置规划中为将来需购进的设备预留出适当的空间,这样,在对原有的生产能力进行扩充时,就不必再重新进行工厂布置了,只需把新添机器放置到原有系统中去就行了。
空间成本
由此可见,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预留额外空间以满足未来的预期需求。考虑到后续的扩建空间单位成本要大一些(因为原先的墙壁须打破,还需开出新门来),所以这种预先留空间的方式是合理的。更为重要的是,事后扩建方式除所增空间本身的费用需要考虑之外,还需考虑由其产生的平面 重新布置费用。如果所增空间并不是与已有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将还需支付物资的运输成本这一额外费用。综上所述,在核定生产能力规模时,必须把扩增新空间所耗的额外成本,与预留空间的成本及其维持到需用 时的费用加以权衡比较。
外协生产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外协生产及多班工作制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生产能力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何满足所需的生产能力。投资与生产能力的比值随外协生产规模及设备利用率(是实行单班制、两班制还是三班制)的不同而异。在需投入用于购置新设备的资金时,进行经济分析,从而决定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核定未来的生产能力时,有必要首先对自制与外购作出决策。
为一个企业确定合适的班次数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我们用两班制代替单班制,并不会使投资成本减少一半,因为,正像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追加投资额并不与生产能力的增加量绝对成比例,通常还要牵涉到其他许多费用。对第二班来说,一般要有10%~15%的工资增加额,对多班制而言,还常需增加监督管理费用。班次制定问题也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因为对于不同的工业部门,厂房、设备和劳动力的成本所占的份额是不一样的,需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经济分析。一般而言,对于厂房和设备的人均投资额较大的工业部门,如钢铁、化学、石油加工等,采用多班制较为经济;而人均投资额为中等或较低水平的部门,由于多班制所导致的工资增加额超过了它所节省的投资,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