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危害行为 怎样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按照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理论,危害行为是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或犯罪客观方面最核心的要素。到底什么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有什么特征?以下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关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基于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实施的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

危害行为三特征:

刑法危害行为 怎样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1)有体性(客观要素):身体活动包括举动和静止,不包括犯意形成与流露。

注意:区别言论与发表言论(言论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但发表言论属于行为的范畴)。

(2)有意性(主观要素):刑法只调整有意识和有意志支配和控制的行为,而不包括反射动作、睡梦中的举动等等。

(3)有害性(实质要素):刑法只禁止在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无害的身体举止不会被规定在刑法中。其社会危害表现为法益侵犯性,包括对法益的实际侵犯和侵犯危险。

2.关于刑法上的行为

包括实行行为、预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其中实行行为是刑法的中心概念,因为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法益侵犯急迫可能性的行为,是刑法主要禁止的行为。

(1)实行行为的判断标准:

第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而且具有法益侵害的紧迫性(“着手”属于实行行为的起点)。实行行为通常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但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实行行为,有可能属于预备行为。

【特别提示】: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犯性,是以客观事实作为标准来判断,而非以行为人主观认识的事实为标准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应以行为时存在的所有客观事实为基础,并对客观事实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抽象的方法是舍弃阻止结果发生的事实),同事站在行为时的立场,原则上按照客观的因果法则进行判断。

下列行为属于实行行为:增加或者提高了已经存在的法益危险;改变实现设定的危险发展过程以减少危险,但未能消除全部危险;制造只有通过损害某一法益的危险的因果进程。

下列行为不属于实行行为:减少或者避免法益的侵害的行为;对已经存在的法益危险没有防止结果发生义务的人,没有增加危险的相关行为。

第二,属于类型性的法益侵害行为,即从社会相当性上评价属于社会生活中被禁止的有法益侵犯可能性的行为。

(2)实行行为与其他刑法理论的关联:

第一,影响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区分:如果已经着手实行行为,绝对不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第二,影响犯罪未遂与不可罚的不能犯地区分:如果没有法益侵犯性的行为存在,那就没有犯罪的存在。

第三,影响因果关系的判断;因果关系是讨论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实行行为,那么实害结果就只能是另一实行行为或者自然事件导致。

例如甲为了杀死乙,打算下午外出打猎时制造事故打死乙;早上检查猎枪时,枪支走火导致乙死亡。本案中甲在杀人故意支配下只实施了预备行为,所以死亡结果不能归于故意杀人行为;导致乙死亡的只能是过失的实行行为。本案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第四,影响共犯人的分类:共同犯罪人根据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与帮助犯。

(3)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

行为人以自身的直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行犯罪的,是直接正犯(直接实行犯)。

行为人通过支配他人进而支配犯罪事实的的,是间接正犯(间接实行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7461/43546330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流程优化案例分析 怎样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流程优化?

——张国祥老师答企业干部问来信如下——张老师:你好!我是家纺企业的一名管理者,我想请问一下关于企业流程优化的几个问题:1、流程优化与否,用什么指标来进行评价?什么指标如何测评?2、流程优化如果要与竞争对手去对比,如何获取这方面

怎样才是一个好领导 怎样才是一位优秀领导?

问题一: 根据你自己的职业生涯经验,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位优秀领导?一、领导的基本管理技能领导十六项基本技能1.调动领导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2.提出关键问题和建立信息网3.激励和识别创新思想 4.征求意见

怎样淡定 怎样才是真正的淡定

怎样才是真正的淡定淡定是最近不久才出现的词汇。这是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老练里却又重视有佳,胜不骄,败不馁;淡定形容一种勇气。淡定,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心态,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

声明:《刑法危害行为 怎样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为网友释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