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转变,很多饮食养生方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秋季养生食物,希望对你有用!
秋季养生5款食物
山药
上榜理由:秋季最佳的进补食物是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佳搭配: 枸杞。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莲藕
上榜理由: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
秋令时节,正是鲜藕上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可以补肺养血。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佳搭配: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花生
上榜理由:秋季果实丰收,期间最具明星气质的当属有"长寿果"之称的花生。花生仁中含蛋白质高达26%左右,相当于小麦的两倍,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脂肪达4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
最佳吃法: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古籍认为,花生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最佳搭配:红枣。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梨
上榜理由:梨因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自古就被尊为"百果之宗"。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较少,每天坚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缓解秋燥,生津润肺。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样。吃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对痛风病、风湿病及关节炎有防治功效,同时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最佳搭配:蜂蜜。闻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对患肺热久咳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栗子
上榜理由: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最佳吃法:栗子最好是熟食,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还可以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也可以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又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秘方。板栗还可以做成各种菜肴,中和菜中的钠,防止摄盐过多,有利于稳定和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最佳搭配:用栗子、精瘦肉,做成板栗红烧猪肉,可治疗肺燥型久咳、少痰的慢性气管炎;常吃糖炒栗子,可治疗缺乏维生素 B2引起的疾病。用栗子、大米、小米煮栗子粥吃,可治肾虚、腰腿疲软症。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栗糊,加适量白糖调味,可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女性秋冬补血误区摆脱贫血忌挑食
对于已经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需要靠铁剂来治疗缺铁性贫血,但仅仅靠铁剂,停药了也很容易复发。要彻底摆脱贫血,首先就要从生活饮食习惯开始,避免挑食厌食,要在平时生活中增加铁的摄入量,通过食物的补给是做好的方法,能从根源上预防复发。
补血食疗忌牛奶
牛奶营养丰富,很多女性误以为在吃了补血的食物后喝一杯牛奶,效果更是棒棒哒!其实大错特错!牛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如果与补铁食物或者补血剂同食,会妨碍铁的吸收,降低肠胃道内已有的含铁量。所以,最好在食疗补血后一小时后再喝牛奶。
补血食物忌单一
红枣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不仅对缺铁性贫血有很大的疗效,而且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补血是女性进补的一大理由,所以很多人都会多吃红枣补血。但单单靠吃红枣补血效果甚小,而且红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容易排出,影响肠胃消化,摄入量过大就会引起肠胃涨气。如果想达到最佳的补血效果,建议吃红枣时搭配一些葡萄干、龙眼等食物。
补血食物忌过量
很多人在进补的时候,喜欢吃大量补铁的食物,认为吃得越多功效就越大,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一旦一次过量的摄入铁,就会造成铁中毒,轻微者会头晕恶心、腹泻休克,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补铁应该循序而补,遵循“小量、长期”的原则,预防铁中毒,特别是服用铁剂,更应该严格遵循医生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