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下册重点知识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

不管复习还是预习,抓住知识重点才是真正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一)

1、自转和公转比较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自西向东(逆时针)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左右)

产生现象及原因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不透明球体,只能照亮一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更早看到太阳]

四季、五带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因此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形成四季和五带(纬度不同受热不同)]

2、二分二至日及四季

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位置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月份

南半球季节

春分

赤道

3.21

3、4、5

夏至

北回归线

6.22

6、7、8

秋分

赤道

9.23

9、10、11

冬至

南回归线

12.22

12、1、2

3、五带

名称

分界线

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

特点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北温带

北回归线、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南温带

南回归线、南极圈之间

四季分明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终年寒冷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终年寒冷

4、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其中1和2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6、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7、六大板块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8、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活动p50)

9、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10、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二)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球体。

严格意义上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5、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6、地球的公转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7、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

⑵海陆分布大势: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

地理初一下册重点知识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大洋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9、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10、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三)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4、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5、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

6、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7、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8、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9、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10、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7561/933034781.html

更多阅读

初一数学知识点难点 地理初一上册重要知识难点

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这是期末复习目的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初一上册重要知识难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初一上册重要知识难点(一)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2.从陆地面积看

生物初一下册重点知识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七年级生物知识,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人的由来1、十九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是达尔文。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乖哦共同祖先是森林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 初一下册地理重点知识

整理并记忆知识点是初一阶段的重点学习方式。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初一下册地理重点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一下册地理重点知识(一)1、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世界出产咖啡、甘蔗、香蕉、剑麻最多的国家巴西3、世界出口

地理初一下册重点知识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

不管复习还是预习,抓住知识重点才是真正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一)1、自转和公转比较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中心地轴

声明:《地理初一下册重点知识 初一上地理重点知识》为网友讲不出過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