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低谷,需要一些励志类的小说或书本来激励自己,读完这些文字你肯定会有励志的想法。那么接下来由小编为你带来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一1976年7月28日的那个夜晚,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围多达14个省、市、自治区。整个唐山市在23秒后变成了废墟,共造成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人民币,地震罹难场面为世界罕见。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发后,面对即将倒塌的楼房,丈夫方大强与妻子元妮抢着去救被困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自己却在营救时不幸遇难。这一切都发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们发现了废墟下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若要营救,必定会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而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妇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喜欢说话,因为方登拥有一段痛苦的记忆,并不是她不记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杨志产生了感情。
方达虽然被救但却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亲无私的爱抚养方达成人。成年后的方达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业。
32年后,汶川地震让这家人再次相遇。
在国外定居的方登听说汶川地震,作为一名医疗志愿者只身前往。身为企业老板的方达也带领员工参加了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姐在一旁听弟弟与救援人员的述说后,姐弟终于相认。身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现场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不忍心看到救援队员再次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双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救弟弟”三个字的痛苦与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这个家庭,却让压在水泥板下的女儿方登怨恨了母亲32年。
影片的结尾,叙述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当女儿踏进家门时,母亲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包饺子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儿时照片下依旧摆着几个硕大的西红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亲答应第二天买西红柿给她吃。而这一天却足足等了32年。母亲最后对自己当年的决定给亲生女儿下跪认错。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子女,将最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时候,父母所做的决定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绝对是最无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诉说生命的真谛。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二初迈入高中大门的我,并不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也许是自己年轻,我喜欢那些慷慨激昂的语句,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文章,却从来不青睐鲁迅先生艰深晦涩的字句。每每读起它们,心里总是很沉重,我并不否认我尊重鲁迅先生,敬佩先生,但他的深刻、睿智却令他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像一个充满智慧的严厉的长者,永远高高在上,用冷眼书写、见证他人的人生。而他自己呢?隐去了自己的情感,遮住了自己流泪的眼、痛苦的心,只用一支尖锐的笔留下一个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他的作品中,黑暗多于光明,悲剧多于喜剧,理智多于情感,憎恶多于热爱……
于是,我怀疑在那个紧锁着眉头,目光灼灼却冷峻的历尽沧桑的外表下,是否还存在着一颗充满爱、充满阳光、深沉有力跳动的心?
当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他21岁时的一张照片时,我惊讶极了,读着他年轻时的诗,我沉默了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眼前看到的这个坚毅有志的青年,这个诗中句句铿锵、流露着难以抑制的爱国热情的青年竟是那个人!
此时此刻,当我变换了目光,抛弃了偏见,再重新用心读那篇《(呐喊)自序》时,仿佛觉得,那字字句句都是先生在倾诉衷肠,他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将感情掩埋的太深太深,让我们体味出那深沉的感情太难罢了。我了解到他对人性以及社会深刻得近乎残酷的剖析正来源于他幼年所经历的艰难岁月,以及为父亲买药治病却依然失去父亲的沉重打击。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鲜明个性得自学医救国理想的破灭,得自在日本求学时,那次偶然看到的国人麻木、可悲心态的清晰映照。从此,他的理想改变了,他清醒了,他再次为了国家,而不是自己,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将救国救民的重担主动地扛在了自己的肩上。难道这样的人的心中存在的不是最深的爱,这样的心灵不是最伟大的心灵吗?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的语气究竟是怎样的?冷漠吗?讽刺吗?无所谓吗?不!不是的。正是因为热爱,他的语气是愤慨的:正是因为热爱,他的语气是悲痛的,正是因为热爱,他的语气是激动的!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毕生与不为人所理解的寂寞、苦痛作斗争,依旧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志向,始终为国为民呐喊,用他嘶哑的喉咙,用他沉痛的嗓音。而那寂寞与孤寂正是他主动担负起的使命所带给他的,是博爱而带给他的,是执着而带给他的。
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他的灵柩上那三个道劲有力的大字,是的,他当之无愧的被称作“民族魂”,他当之无愧的被称作“民族的脊梁”。
重读先生的文字,我已能够看见它们背后折射出的那个高尚的灵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那字字句句是一个人用心血浇铸而成的。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三在梭罗宁静的《瓦尔登湖》里,我找到三张散乱地放着的椅子,很简陋,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椅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他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麻将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跻身其间,旁若无人地坐下,跷起二郎腿。对过着纯粹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从社会结构游离出来的原子,五张椅子会让他回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更有趣的是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居里夫人后来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