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及答案

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一的历史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交纳贡赋 ②交纳租赋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⑤治理诸侯国 ⑥朝觐与服役 ⑦保卫周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①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

A、亲戚 B、功臣 C、前代贵族后裔 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4、下列属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是:( )

A、民 B、士 C、众 D、庶人

5、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 )

A、诸侯 B、士 C、平民 D、奴隶

6、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

B、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

D、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

7、“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人祭 B、人殉 C、牛祭 D、牛殉

8、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

A、农夫 B、工匠 C、奴隶 D、卿大夫

9、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

A、祭祀天地 B、祭祀祖先 C、祭祀社稷 D、祭祀神灵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

②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

三、课堂延伸

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现在请你去采访周围的长辈,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规范,将你所了解的礼仪规范和同学进行交流,议一议这些礼仪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子”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你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更喜欢他的长子吗?

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C 6、A 7、A 8、D 9、B 10、B

二、课堂回顾

1.周王室施行分封制,打破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自然存在的状态,授土授民,用新的统治者取代了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加强了周王室对占领区的控制。但是,实施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王室,大夫采邑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诸侯。诸侯强,就不可能听命于王室;大夫强就不可能听命于诸侯。这就造成了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局面。

现在我们实行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制度,中央统一领导,稳固统治。

2.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②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劳动。夜里,奴隶主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每次祭祀祖先,奴隶主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三、课堂延伸

1.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

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及答案

2.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8261/429025476.html

更多阅读

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及答案

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对于初一的历史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一、选择题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A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练习题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基础,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的课堂练习题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练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练习题: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初一上册语文第三课课堂练习题

初一上册语文第三课的课堂练习题有哪些可以供大家练习的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上册语文第三课课堂练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一上册语文第三课课堂练习题: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达标题及答案

做好试卷复习题,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途径。对于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你想要尝试一下吗?让我们来做一做小编为您准备的这套试卷吧!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达标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达标题及答

声明:《初一上册历史第6课练习题及答案》为网友卍爷狠高调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