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必考题型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有哪些知识一定会考到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

一. 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 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 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 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二)

比较重要的化学知识:

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晚期就会炼铁;战国晚期就会炼钢。

2.西汉时期我国已发现了铁能从铜盐中置换出铜的反应,到宋代初用于生产,成为湿法冶金的先驱。

3.1965年我国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先后发现和制得了氧气。

5.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较早运用天平作为化学研究的工具,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6.19世纪末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空气里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惰性气体(He、Ne、Ar、Kr、Xe)等。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

8.19世纪前半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9.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研究提出了原子--分子论,自从用原子--分子论研究化学反应后,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10.189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

11.荷兰化学家启普设计发明了启普发生器。

1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设计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3.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后人称分子间力为范德华力。

14.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5.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提出了胶体颗粒对光的散射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16.英国物理学家布朗研究发现胶体颗粒的无秩序运动现象,称为布朗运动。

17.我国是世界上开采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

18.公元前二世纪我国掌握了由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017高考化学必考题型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19.我国在唐代以前就认识了火药,到宋代时火药已用于战争.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2KNO3+3C=K2S+N2↑+3CO2↑

20.苯是在182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

21、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做出了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8461/317553401.html

更多阅读

2015高考数学15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英语必考知识点

2015高考考前数学必考知识点新鲜出炉,高考数学要想得高分,必须抓住数学核心考点。本资源根据历年数学高考考情全面整理,帮你快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抓住一切能提高的机会,赶快下载学习吧!更多2015高考信息、更多2015高考资源,请你持续关注

高考必考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全国卷必考的语文文化常识一览

高考语文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拿分要容易一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考试做题原则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高考全国卷必考的语文文化常识一览1、科举前选拔官员(1)荐

声明:《2017高考化学必考题型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为网友香椿丛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