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意,是大脑思维,是意念;形,是人的肢体和太极拳动作。这两方面结合形成了太极拳套路。太极拳练到高级阶段,就是一个“重意不重形”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处理好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供您阅读!
处理好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一、意念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太极拳是意念拳,重意。讲究走架缓慢,起伏平稳,圆活连贯。意念始终贯穿整个套路的运行之中。领先,意、气、形故一旦气血贯通,全身内外就会产生一种与平时完全不同的感受:百会透气,脊柱自下而上有一股暖流上升;手指有针刺感,发麻发跳;手臂沉重,全身皮肤有膨胀之感。这是一种用言语难以形容的极其良好的精神享受。反之,如果意念不集中,心猿意马,走架失控,两手胡乱划圈,上身东歪西斜,下肢走无定向,运转失去生理运动规律和不合拳理要求,人就会动无循序,心中空空,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处理好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处理好太极拳意与形的关系二、“意”的建立离不开“形”的实践“重意不重形”,这是对拳练多年,动作(形)正确,而在练拳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人而言的。对于拳龄不长,动作(形)还不够规范的初学者来说,需要在练拳实践中,慢慢体会,方能悟出其中要义。
就杨式太极拳而言,你想掌握其中奥妙,必须从头至尾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去学习。只有经过反复实践、艰苦努力、细心揣摩,熟悉其动作(形)的基本内在,对五步入门,内外三合,虚实变化,身型身法,步型步法,手法眼法,顶劲上领,收胯颈臂等等方面有了切身感受,才能逐步达到“重意”的境地。
练正“形”,是“重意”的前提。不重视形的规范,练拳时摇头晃脑、前俯后仰、东歪西斜的话,其意必然随形而乱。所以说太极拳“形”的质量,决定意的质量。形正,意就正;形乱,意必邪。
延伸阅读:
太极拳的以意领气锻炼法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工作之余对身体的保护是越来越重视了,随之各种体育运动蓬勃兴起。有跑步、有健身、有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的,但是现在太极拳运动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势头,不仅公园里老头老太们的太极体操是早晨的一景,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太极拳的学习了,他们有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痴迷,有的是由于身体健康的需要,从而参加到太极拳学习的行列中来。太极拳现在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很多10几岁的小孩,对太极拳也情有独钟。在太极拳的运动中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她的神奇、奥妙,以及得到了锻炼太极拳的好处。
在长达几百年的太极拳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它本身从招式到锻炼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现在所有的太极拳理论来看,该拳种集合了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很多的中国传统理论。可以说在中国所有的拳种里,太极拳的理论是最丰富的,只有把理论研究透了,拳才能够练得好。“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 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好体现。比如他的运行方位里讲究八卦位置,运动速度和开合虚实切合阴阳学说,注重内气在身体经络的运行,讲究在套路练习时对穴位的按摩,要求有心求柔,无心成刚的锻炼意念。
估计随着黄帝内经和道家学说的发展,中国内功锻炼方法从明朝前就开始在民间出现,在道观里得到一定的发展,现在有很多传说就是“张三丰”发明了太极拳。根据现在有切实证据的资料显示,现代的所有太极派别都是从陈式太极拳发展演化而来得。明朝末年河南陈家沟的武人陈王廷结合了多种拳术以及内功的锻炼方法创造了太极拳,后来发展到陈式太极拳的第六代传人陈长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人物杨露蝉,由于中国传统武术原来从不外传,所以杨开始时到陈家沟偷拳,后来陈长兴被杨的精神所感动,就教会了他拳路。
杨露禅的功力日渐提高,后来逐步成为一代太极大师,他到北京给王公贵族教拳的时候,对陈式太极拳进行了改变,创造了一种新的拳种,杨式太极拳。我们现在在公园里看到的老头老太排好队,跟着音乐节拍练习的一般是杨式太极拳。后来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吴式、武式、孙式等各种太极拳形式。练习太极拳的第一注意的就是身法上的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要求,“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身法上的要求也就是全身放松。精神不要紧张,“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意念集中。 有些人在练习的时候全身肌肉很紧张,感觉练拳就是要肌肉紧张有力,好象这样练习才有效果,其实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着也是很多人练习太极拳得不到进步的关键所在。
“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这句陈鑫拳论里面的句子就说明了,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手足的运动要结合意念的运动。动作要缓慢,随着套路的练习,内气要有在体内流动的感觉。“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只有在这样松、柔、慢、和的状态下,锻炼太极拳才可能有效果,否则就容易变成拳击或者跆拳道那样的锻炼形势了,达不到养生的效果。希望所有太极拳爱好者在正确的方法下进行锻炼,真正从太极拳的练习中尝到甜头,既达到健身的效果,又可以达到技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