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工回乡做创业,政府国家有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小编把整理好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2016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从国家发改委官网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十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
这是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后,国家层面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又一政策利好。
让农民工自发组建创业联盟
搜索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现,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的足迹遍布绥阳、汇川、宁都等县级地区,其调研组相继到上述地区调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情况,并在此后出台了《通知》。
根据《通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壁垒此后将得以破解,通过加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扩散、共享,劳务输出地返乡创业的参与率、成功率也将得到全面提升,试点地区返乡创业的探索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通知》要求,劳务输出地应避免盲目借返乡创业发展落后产业,承接落后产能。通过借力“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返乡创业产业集群,引导返乡人员围绕龙头产业、龙头企业集群创业。
“传统农民的创业缺乏社会网络支持,返乡创业者专业技能相对较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认为,通过政策的引导,让有共同意愿、共同理想的返乡农民在一起创业,可以打造一种新型的农民创业模式。“要形成各具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联盟,通过自发的方式,让返乡创业人员也像城市产业发展组建成的产业联盟一样,自发地组建成创业联盟,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
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百米”
徐建平此前曾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网络就业总人数达1000万人,其中约一半是农村户籍人口。而我国2.7亿农民工中许多都有返乡创业的意愿,但农民工返乡创业却面临许多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平台虽基本建立,但转移接续尚存在一些问题;基础创业面临严重人才瓶颈和信息瓶颈;农民工创新创业的融资仍比较困难等。
对此,《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依托股权众筹投资试点,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加大返乡创业金融支持力度。
《通知》还要求落实完善鼓励创业的用地支持、税费、租金减免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适当放宽用电用水标准,吸引更多农民工等人员入园创业、集群创业。
此外,《通知》提出,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整合利用已有资源,搭建便捷高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改善基层互联网创业基础条件。通过创新支持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建设智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到千家万户的“最后一百米”。
试点地区可获定向优惠政策
《通知》明确试点采取三年滚动的实施方式,每年选择一批县级地区开展试点。
在试点范围的选择上,《通知》要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较重,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输出地为主,选择一些县级城市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
《通知》要求,申报试点示范的地区应具备一定条件:试点地区主要领导应亲自负责组织实施;该地区近年来已经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出台了支持返乡创业的鼓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优先考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同时,试点地区应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工作重点,能够突出本地区鼓励返乡创业的区域特色,且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具备进行普及推广的示范价值。
“对于符合条件的试点地区,加快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通知》称,国家将根据试点申报情况,在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的基础上,予以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渠道支持。
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尴尬:政策虽出台 平台对接仍欠缺26年前,川籍农民庞厚飞临行前跪在重病在榻的父亲身边,发誓定要靠双手闯出一番事业,赚不到1万元钱,绝不回家;26年后的今天,庞厚飞拥有一家员工近400人的毛绒玩具公司,资产不止千万元,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汉”,有家不敢回……
今年以来,国务院首次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新动能”,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中统筹考虑,随之,全国各地掀起了“归雁经济”发展热潮,大批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所积累的农民工陆续走上回乡创业之路。据四川省农劳办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四川省共有4.2万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但对比该省千万基数农民工总量而言,回“巢”者仍占较小比例,更多如庞厚飞般有实力的川籍农民工企业家选择对此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动身。
一肚苦楚成抱负
愿以余生献家乡
庞厚飞是四川泸州人,祖辈务农,1989年初中毕业后,面对家庭困顿窘境,他和同村的几位大哥只带了简单行囊,远赴广东东莞谋生路,发誓一定要摘掉穷帽子,那一年他17岁。初到陌生之地,帮农户种菜,只能在山里窝着;做建筑工,只供饭不给工钱。找不到正经工作,就办不了暂住证,作为非法流动人员一旦被抓就要收容3个月,于是四处流窜,爬过草地、睡过桥洞。
“那时候出来打工都这样,什么苦都得吃,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活下去。”为了改变现状,庞厚飞拿出180元的全部家当,在中介的帮助下成为一家韩资企业缝纫培训工,由于勤奋好学,他很快成为生产线组长,到1996年已成为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此后他又在日资、台资和欧洲一些跨国公司任职,期间自费完成了大学函授课程。在经验和财富得到一定积累后,200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毛绒玩具公司,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外奔波20多年,庞厚飞说自己看起来成功,其实还是失败的人。“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都是缺位,我就像个流浪者一样始终在外漂,总不能活一辈子只学会了赚钱。”如今,庞厚飞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在当下国家鼓励发展“归雁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他说自己很想回家发展,为家乡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带动一批父老乡亲致富,然而真正要下这个决定时,反而又有了犹豫。
回不来、离不开
两头尴尬“踩空”
“回不来,也离不开。”庞厚飞向解释了他所面临的两难尴尬。对家乡,想回却回不去,因为自己的事业、团队、人脉、资源全部都在东莞,离家20余年,对于家乡的人、事、环境已是十分陌生,此外团队组织也是很大的问题,在社保等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面无法实现跨省接续转移的现状下,想要把已经磨合成熟的团队全部拉回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若要一切归零、重头来过,人到中年的自己不知还能否承受。
对于东莞,则是融不进却也离不开,父母、妻儿都在老家,不管生活多么富足,在东莞也会觉得是客,特别是之前在政策吃紧情况下,即便是纳税大户,他也没能真正成为东莞人,如今孩子已经上大学,落户对他失去了吸引力,能不能在户籍上“转正”已不那么重要,然而由于多年打拼的事业在那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两袖清风地甩手走人。
同样在东莞打拼多年的唐中平也面临庞厚飞的纠结与苦楚。“很想回家,但总觉得两眼摸黑,回家后怎么发展都是懵的。”唐中平是四川达州达县人,2014年有了创业念头后,几经犹豫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制刷公司落在了东莞,“能够回乡发展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对家乡政策方面了解很少,创业环境也不熟悉,不敢冒风险。”唐中平说,他们这群上世纪80年代末出来打拼的农民工,如今有相当部分成长起来,具备创业的综合实力,但现状却是“生在四川,活在他乡;根在四川,事业在远方”,虽然心念家乡,为了赚钱却只能习惯眼下这种自由的不受控状态。
政策红包虽出台
平台对接仍欠缺
采访过程中发现,唐中平和庞厚飞都有着强烈的回乡愿望,然而对家乡的陌生感和创业的未知性,让他们宁愿维持漂泊状态,把自己隔在家乡的千里之外。
“父母在不远游,谁人不恋家乡好,他们的困惑只有通过家乡政府主动作为与努力才能破解。”四川达州市党组书记、副主席贾德先在今年10月曾赴珠三角地区调研川籍农民工在外务工情况,在期间多达50余场的农民工座谈会上,曾与唐中平、庞厚飞等人有直接的交谈,而面临家乡来的父母官,珠三角川籍农民工也如是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和想法。
“早期出川人员,在经济上早已实现了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转变,但身份问题永远是硬伤。”贾德先说,在珠三角地区活跃着上百万的川籍农民工,眼下相当数量早期出川务工者,能够支撑起来的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草根经济,多年来他们吸收了沿海最先进的经营和发展理念,对创业有通盘考量,出现“雁”难归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策吸引力还不够。
事实上,今年以来四川已出台了系列吸引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系列政策红包,在注册登记、工程项目开放、创业贷款等方面,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优越条件,但这些在唐中平、庞厚飞等人看来还远远不够。
“他们希望有更多和家乡政府对接的平台,在优势资源的统筹规划方面也有着强烈的诉求。”贾德先说,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农民企业家不缺资金、不缺项目,但由于对家乡创业环境“知之甚少”,让他们不敢轻易转移事业。此外,他们还提出让政府对同一属地的不同农民工创业者进行资源合理组合,形成抱团发展之势,从而让他们的二次创业在共享中得到提升。
“凤凰归巢还需梧桐引路,这些在外打拼的勇敢者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贾德先认为,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就业,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的关键,而想要真正实现他们的还家梦,显然还需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更多努力。
四川多举措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将发放“政策红包”四川省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上,一个四川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的故事引发热议。
此前,四川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广州等地考察期间,遇到了一群从四川到沿海地区打工创业的农民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些农民工中的最优秀者,已经成长为贵州省叱咤风云的“会展大王”。
“看见家乡人,我们四川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很动情。他们说,很愿意回四川发展,但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融入到家乡的建设中。”魏宏省长回忆说,“为什么我们的县委书记、县长,不能主动向他们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返乡创业,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为发展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省政府常务会讲故事,只是一个引子。当天会议的第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增添四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
那么,四川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可领哪些“政策红包”?华西都市报带您提前打探。
农民工返乡创业 可领哪些“政策红包”?
据统计,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74亿,每年还有新增的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年6月,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新风向”,不仅能改变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生活,帮他们解决就业、提高收入,也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带动东西部产业转移,推动中西部城镇化。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显然处于新政“风口”中的重要位置——截至2014年底,四川有农民工2400余万人,农民工总量占全国总量10%左右。
除全国层面以外,四川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对于四川各地的市县等基层政府来说,更大责任、更多激励政策也即将到来。
在7月22日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成为各方共识。加强县乡互联网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强化返乡创业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都成为了关键词。
那么,四川农民工返乡创业,可领哪些“政策红包”?
首先,四川拟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货币、实物和知识产权作价出资。
第二,对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创设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
第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免征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从事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给予奖补。
第四,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贴息。
第五,安排相应的财政引导资金,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奖补等方式支持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执行优惠价格。
2010年后“回乡潮”农民工创业最缺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于许多长期漂泊在外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来说,回归故土是最深的心愿和乡愁。
据统计,前几年农民工创业不多,而2010年后“回乡潮”开始出现。今年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就曾表示,2012年,四川农民工就业出现“拐点”,省内转移规模高于省外输出,很多农民工更愿意在“家门口”发展。“拐点”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方面,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我省农民工特别是低技能的农民工省外就业难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省内就业机会增多,务工收入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不断缩小,再加之照顾家庭等因素,年龄稍大的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家乡就业或回乡创业。
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四川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数分别为5.8万人、4.5万人,虽未出现明显增长,但总量依旧十分可观,农民工创业潜力巨大。
那么,农民工创业最缺啥?哪些方面最需要政府扶持和重视?四川省社科院(微博)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鸣鸣表示,生产四大基本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企业家才能,农民工优势在于前两个,后两个没有比较优势。这注定了他们集中在小微、劳动力密集型项目,想要做大就会遇到瓶颈。他建议,四川可以在生产要素配置等多方面,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进行倾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