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因故事而生动,因哲理而感人,因其独特的魅力促使杂志大量刊发、学生大量积累,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三个经典哲理小故事。
三个经典哲理小故事之1:成功就是超越本我
鹅毛大雪下得正紧,满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地雪路上,寂静的山头只听见脚踩着雪发出吱吱的响声。肩挑沉重的柴,头顶凛冽的北风,樵夫每一步都十分费力。好不容易爬了许久,满以为离山顶近了,可是抬头仰望,前方仍然看不见尽头。
樵夫沮丧极了,跪在雪地上,双手合十乞求佛祖现身帮忙。佛祖问:“你有何困难?”“我请求您帮我想个办法,让我尽快离开这鬼地方,我实在累得不行了。”樵夫疲惫地坐在地上。“好吧,我教你一个办法。”说完,佛祖把手向农夫身后一指说,“你往身后瞧去,看见的是什么?”“身后是一片茫茫白雪,只有我上山时留下的脚印。”樵夫不解地说。
“你是站在脚印的前方还是后方?”“当然是站在脚印的前方,因为每一个脚印都是我踩下去后才留下的。”樵夫理所当然地回答。
“这就是重点!你永远站在自己走过路途的顶端。只是这个顶端会随着你脚步的移动而变化。你只需记住一点,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坎坷,你永远是走在自己路途的顶端,至于其他的问题你无须理会。”说完,佛祖便消失了。樵夫照着佛祖的指示,果然轻松愉快地翻过山头回到了家。
竞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是和他人比,还是与自己比,是一种人生哲学。而和谁比、怎样比,往往决定着你怎样看待周围的一切,决定着你最终能承受和收获多少。
三个经典哲理小故事之2:不敢领取的封赏
清朝雍正年间,大将军年羹尧深得皇帝器重,成为当朝最有权势的“红人”。书生蒋衡听说年羹尧惜才爱才,便约了几个同门去投奔。
蒋衡来到年羹尧府上。年羹尧见他书法飘逸,谈吐非凡,很是满意,当即许诺道:“你跟着我干,保证下科状元非你莫属!”蒋衡一愣,心想状元是由皇帝钦定,他的口气怎么这么大,于是没做声,退到一边。年羹尧对其他人印象也不错,同样承诺重赏,还指定了下科的榜眼、探花。
才子们都高兴不已,唯独蒋衡忧心忡忡。他偷偷地对一位至交说:“年大将军自恃功高权重,滥做越权出格之事,恐怕他离灾祸不远了,我们得尽快远离。”好友正为封赏而高兴,不以为然地说:“大将军势力如日中天,多少人巴不得投奔他,你瞎操什么心!”可蒋衡主意已定,第二天就假装生病要回家。年羹尧挽留不住,便拿出千两黄金相赠:“我把状元位置给你留着,病好后再回来吧!”蒋衡一再推脱,最后勉强拿了100两路费。
那之后,蒋衡浪迹江湖,没多久就听说年羹尧被皇帝打入牢中,还牵连了不少人。因年羹尧骄奢淫逸,送人钱财不到黄金500两不予追究,蒋衡才躲过一劫。
骄纵狂妄之人无法长久,纵然他能力再强、权力再大也要远离,否则迟早会惹祸上身。
三个经典哲理小故事之3:礼单上的秘密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司徒中书令韩弘因病去世,其子也已亡故,家中只剩年幼的孙子。穆宗担心韩家的财产被下人们盗取,就派官员去清点其财物,以便交给族中的长者代管。不料,官员在清点时,意外发现了一份重要的礼单。
原来,韩弘曾任宣武节度使,掌管一方军政大权。后来,地方权势不断扩张,叛乱滋生,严重威胁中央统治。于是,皇帝开始大力清剿叛乱,收归集权。见此情形,韩弘害怕了,因为朝中早有人说他有叛乱之心。所以,韩弘向皇帝上书,请求入朝为官。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他还拿出大笔钱财,让儿子到京城送礼。而被意外发现的这份礼单上,就详细记录了当时送礼的情况。
穆宗拿着这份礼单,感叹不已,因为这上面几乎涵盖了满朝的大臣。难道就没人抵挡得了金钱的诱惑?这时,他发现在户部侍郎牛僧孺的名字旁,用红笔写着一行小字:“某月某日,送钱千万,不纳。”短短几个字,消散了穆宗心头的乌云。穆宗想:看来朝中还是有清廉正直的官啊!几年后,朝廷商议新的宰相人选,唐穆宗第一个提拔的就是牛僧孺。
一份礼单,就这样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有人说,牛僧孺实在是幸运,可谁又知道,这幸运背后是他对欲望的克制和对信念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