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历史就要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笔记。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 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宋明理学

一、背景

(一)原因——必要性

1.汉末以来,儒学的权威性削弱,其正统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三教并立)

2.宋代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二)条件——可能性

1.儒学复兴运动

2.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

二、特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三教合一)

三、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一)理学的创立

1.代表人物:北宋 程颢、程颐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

2.主要观点:天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

(二)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南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2.主要观点:

本体论或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先于气;

方法论:格物致知以求“理”。

政治主张或伦理观:存天理(三纲五常——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灭人欲;(道统论;正君心。)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2.主要观点:

本体论或宇宙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方法论:“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去除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知行合一。

政治主张或者伦理观:存天理,灭人欲。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造纸术

(1)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3)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影响最为久远,有利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印刷术

(1)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

(2)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

(3)活字印刷术经波斯传到西方,“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韩非子》)

(2)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阿拉伯,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出现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设有专门机构制造火药武器。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有力武器。

总而言之,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欧洲,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传统科学为什么能够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中国科技又会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1、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中国最早建立了封建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同时国家对科技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的科技给予了一定支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民族融合,长期对外开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在明清走向衰落的原因: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了有关科技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使近代自然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程朱理学的束缚;中国传统科技自身的局限性,即:1)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上的探索,得到发展的一般只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等科技领域;2)缺少实验的传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9861/154245722.html

更多阅读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要做好知识点的总结,这样在复习时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二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把握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以供大家学习。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一)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

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

处在高二的你,临近历史考试,还不知道怎样复习的吗?是这样的话,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练习试题选择题毛泽东在

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试题

随着历史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复习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

声明:《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为网友潇烟暮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