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的艰辛故事 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

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看看那些艰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一

种铁皮石斛致富一方百姓

在磐安县冷水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铁皮石斛基地。该基地面积达100多亩,组培室面积5000多平方米,年组培苗生产能力4000多万株。作为磐安种植“仙草”铁皮石斛的第一人,磐安科普带头人郑方正用实际行动实现理想:种一片“仙草”富一方百姓。

转行尝试种植“植物黄金”

郑方正原来是一名药材商人,做了10多年药材生意。2004年,他发现铁皮石斛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冷水镇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种植这种稀缺药材,一直以来都有野生的铁皮石斛生长。

“据我所知,磐安之前还没有人种植铁皮石斛。这几年不是都在讲创新吗,我搞农业也要讲创新,要走在别人前面。”郑方正说干就干,当年下半年就开始培育铁皮石斛。

可是,培育铁皮石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郑方正的首次尝试以全军覆没告终,损失惨重。

2004年下半年,郑方正高价购入10万株铁皮石斛种苗,搭起简易塑料大棚,由于自己在外做生意顾不上,雇工又不懂种植技术,霜冻时没能及时将塑料大棚压实保暖,一夜之间,大部分种苗都被冻死,几万元钱打了水漂。

第一次种植铁皮石斛就遭遇惨败,郑方正并没有气馁。他多方讨教,认真学习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很快,他再次买来一批铁皮石斛种苗重新种植。

郑方正成功了,不但种活了铁皮石斛,而且存活率高达80%,让农业专家都为之惊叹。被称为“植物黄金”的铁皮石斛,在郑方正的手里成了真正的黄金。

马云创业的艰辛故事 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

带头走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之路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郑方正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走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之路。

2010年,郑方正牵头组建了月塘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既解决了基地的资金短缺问题,又为更多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还带动了磐安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基地的过程中,郑方正始终坚持研发新技术,不断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品种。2010年,该基地组培室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经过反复实验,批量培养出6万瓶铁皮石斛试管苗,这些试管苗大田成活率达95%以上,可种植面积达10亩,市场价值30万元。2011年,郑方正又联合当地11位村民共同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无菌恒温的铁皮石斛种苗基地,成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种苗。

不断创新和完善种植技术,以科技实现石斛产业效益的最大化,是郑方正一直以来的追求。不久前,郑方正与他人合作,在福建省泰宁县承包数千亩崖壁作为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种植铁皮石斛300多亩。

把铁皮石斛种在崖壁上,是仿野生栽培的重要方法。据郑方正介绍,福建泰宁为我国五大丹霞地貌所在地之一,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湿度适中,特别适合铁皮石斛生长。公司请来16名攀崖高手,组成专业种植团队,在山崖上进行种植。公司承包的山崖中,适宜种植铁皮石斛的面积可达2000亩。

“尽管种植成本很高,但后期管理成本低。崖壁种植完全利用了自然优势,回归了铁皮石斛自然的生长状态,与野生铁皮石斛在质量上保持一致。目前,崖壁种植的铁皮石斛鲜品市场价格达每公斤4000~5000元 ,为同类地面栽种铁皮石斛的10倍。随着今后崖壁种植的发展,价格会有所下跌,但高品质的特点决定了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除了发展崖壁种植,郑方正还在福建建宁县利用黄花梨果树基地发展林下栽培,把铁皮石斛种植在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树干上。目前已在500株黄花梨上种植了铁皮石斛,同时通过跟当地果农合作,准备把林下栽培面积发展到100~200亩。

如今,郑方正又在石斛抗冻性方面动起了脑筋。他以一亩多基地作为试验,去除了大棚外侧用于保温的薄膜层,让棚内的石斛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生长。目前,大棚内石斛经受住了第一波的冰冻考验,长势良好。前几天,气温降到零下,大棚内的石斛苗上结出了冰棱,郑方正拍了张照片放到微信上,许多人看见后纷纷咨询,想购买这类抗冻苗。

郑方正介绍说,石斛抗冻性研究成功之后,在室外的板栗树、梨树、松树等落叶树种上都可以种植,能够节省大量的耕地资源。此外,移栽室外树上的石斛比在室内种在地上的虫害会少很多,不必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只要保证有干净的水源即可,所以品质也相对较好。

由于郑方正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带动农户共同致富,2010年,他被磐安县科技局特聘为创业型农村科技特派员,成为该县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的首位农民科技特派员,也是该县农民科技协会副理事之一。2011年,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行动中,郑方正被评为磐安县级科技示范户,他牵头的铁皮石斛培育基地被选为磐安县级科普示范基地。

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二

大学生回乡养青蛙?年收入4000万!

在湖南省沅江市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5年来,他考过公务员、研究生,也曾在职场上打拼过,但他最终选择回农村养青蛙创业,如今他公司的年产值已达几千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

不做销售搞养殖,“青蛙王子”勇敢创业年入千万

正在和青蛙打交道的这个人叫王理,今年29岁。王理坦率地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5年前他大学毕业时,做梦也没想到,学经济专业的他要养青蛙来创业,而且第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

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理:当年产值一百二十万,纯效益是七八十万元。现在一年的话,(产值)三四千万(元)。

王理在自己的蛙田里

一位大学毕业生,怎么会想到去农村养殖青蛙?在今天大学生就业、择业难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一个亮点,他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决心回乡创业? 王理说,这还得从他大学毕业时说起。

王理:我是2008年,在东北,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的,当时大学毕业以后,其实我也跟这些应届生一样的,我去考了公务员,然后也想着去考研,最后这些都没有考上,然后我在广州一家公司。

王理说,考公务员和考研失利后,他应聘到广州一家公司做营销业务,因为肯吃苦、肯干,他的销售业绩比较突出,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扣除吃饭、住宿、交通、通讯等各项开销后,每月能有一千多、两千元的结余。很快,他父母和弟弟也从湖南老家来到广州,全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他父母更是希望他从此在广州安定下来,为了生计,王理的父母还租了一间平房,经营一家快餐店,每月收入大约五千元;他弟弟靠自己打工挣钱生活,起初,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是,2008年下半年,王理母亲的一次意外受伤住院,打破了他们一家原来平静的生活,也催生了王理的创业梦想。

王理:有一天我母亲在厨房里面炒菜的时候,厨房里面条件不好,可能地比较滑,她当时就摔了跤。我母亲正好在2005年的时候,就出过一次车祸,然后当时那个(腿上)钢板,都还没有拆的,所以虽然是轻轻的一跤,但是很严重。两三天的一个住院的时间,也花掉将近一万五千(元)钱,当时我记得父亲对我说,仔呀,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能生病,如果生病的话,我们没有钱治,就不能治。所以,当时这事情,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

虽然庆幸母亲没有大碍,但这一跤还是把一家人当时的积蓄都搭进去了,父亲的话更让王理感到“压力山大”,靠一家人在广州打拼的这点收入,不要说买房、结婚等,就是父母有个病痛自己都无法支撑,作为家里的老大,王理觉得自己理应承担起家庭的全部经济压力,自主创业、挣钱成为王理的一个主要目标,他决定自己开公司,就在他尝试多种创业的时候,一次与菜市场湖南老乡的聊天中,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线商机。

王理:他们说这个青蛙这么好卖,又看得见、摸得着,应该好养,为什么没有人去养,要不我们几弟兄,一起去养青蛙吧。当时他们可能是当成一种玩笑话,说过以后就忘了,但是这句话,当时对我,就是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事情。

别人的一句玩笑话,似乎一下点醒了王理的思路,凭着天生的乐观精神和大学学来的经济学知识,王理四处查找青蛙养殖的有关资料,认真分析、评估青蛙养殖的成功率。

王理:首先青蛙养殖本身是没有先例,但是没有先例的一个原因,不是因为它太难,或者说是它要求的环境特别严格,不是这个原因,只是因为它野生的一个环境下,很多你如果养殖的话,你予其养,还不如组织一帮人去捉,养殖成本比捕捉成本还高些。但是随着农药化肥的一个使用,环境的一个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个青蛙越来越少,应该说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点,野生青蛙的数量越来越少,它的一个供求肯定要出现一个矛盾。所以我如果能够感知这个前面(商机),能够做这个(行业)第一人,我觉得这里面的商机,肯定是特别高的。

在做足了市场分析和调研后,王理准备开始他的创业计划,然而王理的计划却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

王理的母亲 杨辉:那肯定了没体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大学(毕业),怎么回到农村里面(创业)?

王理:(母亲)是不准,如果说回农村的话,我前脚踏出门,她后脚躺在床上,就开始绝食,她是这么跟我讲。

王理也理解母亲的心思,母亲一生都在农村生活,吃了不少苦,一心想让王理过上城里人体面的生活,哪能刚跳出“农门”又要回去的道理。懂事的王理不和母亲较劲,而是首先做通父亲的工作,给父亲算细账,讲长远规划,终于争取到了父亲的支持,父亲先回乡做前期准备工作,这边,王理一方面继续说服母亲。

王理:到底做母亲的还是心疼儿子,最后的话,她也是跟我讲,算了,你去,我来守着这个(快餐)店,你如果待不下去了,还是回来。

王理的父亲 王正辉:不管干什么事情,成功不成功,都要先敢干。

争取到家里人的同意只是一个开始,要创业就需资金、场地、技术,这第一个难题就是缺启动资金,按王理估算启动至少需4、5万元,但家里能够拿出的钱不到一万元,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王理:钱的事情,我在接下来的这一两个月里面,就还是干起了大学时候的老本行,就是去大学城里面,去卖公务员的书籍,去卖一些饰品,摆摆地摊做这些小生意,应该说我大学里面,就靠这些赚了一、两万(元)钱。另外的话,上班这些我是做销售,我跑得更加勤一点,再跟别人合伙搞了一个烧烤摊,应该说运气还可以,两个月的时间,虽然说人瘦了一圈,但是还是攒了四万六千(元)钱。

通过辛苦的兼职,王理终于赚到启动资金 ,他谢绝了公司领导的一再挽留,辞职回到湖南老家,开始了他“青蛙王子”的创业之路。

王理:我当时跟我父亲就讲,我们回来的目的不光是自己养殖,而且是通过自己这个点带动一个面,我管理回到农村,我绝对不只是想养几只青蛙,我是想把这个作为一个事情,甚至能做一个企业长青的事业。

既然是作为一个普遍推广的事业来做,那么养殖品种就非常重要,那养殖什么样的蛙才合适呢?

王理:除了牛蛙、除了美国青蛙,这些已经相对成熟的,蛙类(养殖)的话,只有这个棘胸蛙、黑斑蛙、林蛙这些,但是林蛙、棘胸蛙它们受一个自然条件的约束,是非常厉害的,它一定要在某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它才能够养殖,只有这个黑斑蛙,它可以大面积的推广。

所谓黑斑蛙,也就是农村最常见的野生青蛙,有些地方也称作田鸡,它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算太高,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能生存,确定好了品种后,王家父子和两个朋友开始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苦干,不断试验、育种,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眼看半年时间过去了,大批的青蛙终于可以上市了。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理遇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道坎。

王理:对有这个经济利用价(值)、允许驯养繁殖的蛙,其实国家(法律)有明确的一个规定,只有四种(可以养殖),虎纹蛙、美国青蛙、林蛙和棘胸蛙,没有黑斑蛙。你没有相关的手续的话,你自己拿到街上去卖,你这是犯法。按照规定的话,只要超过50只野生动物,也就是说不到5斤蛙,你就已经触犯了刑法,可以判你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了。所以当时我们也是比较着急,因为距离青蛙,马上要上市(销售),可能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当时就直接去林业局。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就是对经营青蛙方面,我们政策上还有点尴尬,国内就是说,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生物法,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还是可以养殖的。就是说,能不能办这个(养殖许可)证,没有先例。

一听说自己养的青蛙还不能办养殖许可证,王理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像被打了一闷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在当地林业局的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后,看到他这样有决心干事业,非常重视他的问题,经多次向上反映、沟通、事情总算有了转机。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 吴先云:在省林业厅,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是说能够办这个证。不仅如此,当地科技有关部门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认证。

湖南省沅江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丁璞:他养青蛙这个路子是正确的,为什么?一个市场有需求。第二个,国家的这个野生青蛙要进行保护,所以在野地不让去抓,但是养(殖)的,是可以进行产作的,这个市场有需求,迎合和市场。第三个说,这个养青蛙是完全可行的,不是很难养,并且我们科技厅进行认证,认可了他这个,他这个养殖的方式。

王理说,当他听到林业局领导说给予他们大学生创业特事特办的时候,他内心的激动、喜悦,不亚于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

王理:我当时记得很清楚,那个领导跟我讲,他说王理,你说保护野生动物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我说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办法是养殖,他说没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养殖,只有这么的,才能够最好的保护。我们特殊事情、特殊处理,我们给你特批,湖南省第一张黑斑蛙的养殖许可证。就是这么的,一共跑了八次林业局,最后终于把它拿下来了,我记得当时拿下来这张证件的那一刻,可能比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说是人生中最头脑发蒙的一件事情了。

拿到养殖许可证后,王理的青蛙顺利上市,第一年销售,他的纯利润就有7、80万元。现在,他的年销售额已达3、4千万元。

共青团沅江市委书记 李谋: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像现在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就乡村而言,就20、30个人,大概有24、25个人的样子。包括……甚至养很多牛,养很多猪。

湖南省沅江市常务副市长 蔡光辉:每年考入大学二本以上的,大概就是6万人。但是每年毕业以后,还是绝大多数人留在外地,每年大概有100多人,回到我们自己家乡。最近几年,我们湖南省在搞创业工程,大学生创业,是我们这边,创业的一个部分,近三年我们大概扶持了,200多人的大学生毕业创业。

一位从农村考到城里的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选择返乡养青蛙,能够舍弃自己头上的光环,卸下身上的包袱,这是因为他尊重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可贵的是他对故乡的情怀,希望领着相亲们一起富裕,年轻轻轻,却对自我与责任有深刻的认识,难能可贵。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09861/949551177.html

更多阅读

读《马云创业语录》有感 马云的创业语录

利用去昆明飞机上的3个小时读完了《马云创业语录》一书,随手写下感想,以备日后学习,与大家共勉:● 做事业要靠合作才能成大器,准备战略合作协议● 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诚信”● 先做好,不是做大● CEO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说“NO”● 唯

马云:服务性的行业将会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马云创业演讲:  日前,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在央视2009年创业英雄会上表示,在金融危机时期,服务性行业将是创业最大的机会所在,而做好服务业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专注。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选择自主创业的

浅谈音乐给我们的启迪 马云创业之初给我们的启迪构思

 马云创业之初给我们的启迪构思已毕,但怎么步步实现呢?我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希望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同时决心回过头来先仔细研究一下国内那些成功的网站成功的秘诀,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研究到马云的创业史时忽然发现马云九五年的时

马云创业的艰辛故事 马云的创业故事

马云的创业故事中文名马云外文名Jack Ma别 名老云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出生日期1964年9月10日职 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毕业院校杭州师范学院信 仰唯物主义主要成就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

马云说过的经典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1、马云: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人的目标。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干活。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

声明:《马云创业的艰辛故事 艰辛创业成功致富故事》为网友空心城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