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本身就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了,可是我们总是很多借口,没时间、太累了、空气不好……诸多理由给双脚放假。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身体越来越差,病越来越多。其实散步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能补肾强腰,提高身体免疫力。春天散步有7大好处,但是要掌握正确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每天散步的7大好处
1、强腰、补肾、利筋骨。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腰腿,促进下肢的灵活。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好自然肾就受益;肾主骨,所以散步还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2、锻炼心脏。
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
3、促进肺功能。
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4、促进消化。
走起路来,能促进肠蠕动,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畅。脾胃是后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体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并且益寿延年。
5、减轻体重,降低血糖。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这跟吃得多、动得少的生活方式有关。
6、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疲劳。
很多人成天抱怨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实际上,走路恰恰是治疗情绪紧张、解除压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剂”。
7、调节免疫功能。
散步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自身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强。
正确散步讲究多
1、 注意散步姿势。
要抬头挺胸,微微收腹收臀,两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走路时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
步幅因人而异,个子高、年轻、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大步走,反之则步幅减小。如果步速较快,可以加上屈肘摆臂的动作。
2、 要把握散步的运动量。
最快的是疾步快走,和小跑差不多,步速可在5公里/小时左右,这种步速仅适合年轻人。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
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3、配合体操等项目,让全身都得到锻炼。
散步主要锻炼的是下肢。走了一半距离,肌肉、韧带都热了,这时候找个空地做做操、压压腿,或是利用路边的健身器材活动一下,既能调节心率、运动强度,还能兼顾上肢及全身多个关节的运动。
散步间歇时可以做些扩胸运动、腹背运动、体转、体侧、跳跃等,然后再接着走路,身体得到的锻炼更全面。
4、散步时避开污染区。
散步要远离空气污染重的地区和时间段,清晨污染重,应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走,最好选操场、树林、小区、河边等人少安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结伴同行。雾霾天就不要出门散步了。
5、散步要选好鞋子。
散步时可选一双鞋底较软、较厚的旅游鞋或慢跑鞋,鞋底薄走路硌脚,鞋底硬走路会累,太窄的鞋会挤脚,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6、饭后20分钟再散步。
饭后散步要在吃完饭20分钟后进行,以免血液从胃肠过多地跑到肢体,影响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心血管不好或胃下垂的患者,千万不要吃完饭立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