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的指导方法及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的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的指导方法以及反思以供大家学习。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反思能力训练、培养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实现学习目标。

历史教学中我们尝试如下几种途径进行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课前反思

大多数学生上课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目标意识,就很难形成有意注意。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自我提问:本节课我准备好了吗?(笔记、学习用具、预习、情绪)有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好了吗?如果没有就迅速准备。

二、引导学生课间反思

1.教材为何这样安排?

学生学习时大多存在着只看内容不看目录的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和积累。上课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晓该如何分析本节与前面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从而做到融汇贯通,把教材吃透学活。进而启发学生自我提问:我是如何看书的?我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以后该如何改进?

如: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一章时,提问学生:前面一章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本章内容有何关系?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前面叙述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危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局面)本章分成几节?(四节)各节之间有何联系?(第一节和第二节是革命的准备,第三节是革命的爆发,第四节是革命的结果。)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反思,揣磨编者的意图,掌握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2.教材讲了什么问题?如何整理这些知识?

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该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每上一章节新内容之前提问学生:本章节有哪些知识点?该如何分析归纳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何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老师是怎样整理的?(每一重大事件主要了解前因后果、性质、影响)据此先摩仿老师的方法进行整理,再仔细听课,找出自己遗漏、出错的地方,进而反思: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错误的?(是看书不仔细?方法不正确?)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知,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整理教材,解决重点问题

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节,本节围绕国民革命兴起的展开叙述的。讲了哪些知识点呢?(兴起的原因;重大事件如:冯玉祥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影响)如何分析原因(要注意内外因结合)、影响?(一般是指对后来的局势产生的作用)

3.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是什么?我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完整?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的指导方法及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东拉西扯,想到哪,讲到哪,概念模糊,鸡零狗碎。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从哪些方面入手?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场战争涉及哪些国家?(英、中)这些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呢?分析一个国家的状况从哪些方面分析?(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这些方面分析得出什么结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来到落后的封建国家中国展开侵略。)这是什么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的禁烟运动)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答题思路及过程,提出:怎样才能保证准确、完整?(必须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国际因素又要考虑国内因素;既要想到根本原因,又要想到直接原因;既要分析政治状况,更要分析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情况。)

再如:比较题如何回答?如比较两次革命的异同点。让学生回忆每场革命的知识点(背景、原因、对象、性质、领导阶级、主力、纲领、特点、结果、影响)。指出: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归类,即可使答案尽量完整。

4.这么多内容,我怎么能记住?

历史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要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分层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书上用了几小节来谈,很难理解和记忆。应帮助学生分层次分析:第一层是性质(反帝反封);第二层是特点(先锋、主力、领导者);第三层是与以前辛亥革命比(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第四层是对后来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第五层是国际影响(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第六层是中国革命的转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就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记忆形式:是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理解记忆如何进行?

5.教材为什么这样说?

有的学生对课本上的概念一知半解,甚至不理解。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要引导学生及时反问: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如:书上提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理解?(革命对象、领导阶级、主力、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为什么说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这样,学生对新民主主义这个概念有了了解,也对书上的这段话有了充分的认识,记忆也更加深刻。

再如:课本上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是这样叙述的: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实行的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形式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这样学生也就掌握了对宪法性质的分析方法。

经常提出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促使自己的思维由问题水平转移到加工过程的水平,激发元认知加工的过程,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指导未来的学习。

三、要求学生课后反思

1.知识、技能反思

每上完一节内容后,要回头整理,本节内容共讲了哪些问题?我掌握了哪些?达到了预期目标了吗?学到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2.情感反思

检查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我对此节内容感兴趣吗?为何会开小差?以后如何克服?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四、指导学生阶段反思

上完一阶段内容后,带领学生回想目录,登高望远,反问自己:我这阶段学到了什么?本阶段内容有哪些?阶段特征是什么?然后分专题归类,点、线、面结合,构成知识网络。这阶段学习兴趣、劲头自我感觉如何?有无动力和毅力?如何改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0161/137168003.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初中语文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光阴似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自己一学期以来自己的教学实践,静下心来做以反思,以期在今后教学中改进。一、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初中学习生活还不能了解,所以我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转 初中政治课后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政治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反思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 黄占堂《课程标准》中,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明确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到与前者同等重要的位置。《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参与科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编辑)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一文是从事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的几点教学反思。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对耳朵,一双眼睛,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

声明:《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的指导方法及教学反思》为网友叫我发光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