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人物画欣赏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

中国画历经千年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很多人喜欢画人物的古代中国画。你想知道是怎样的吗?今天先和小编一起欣赏这些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希望你会有所收获的。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1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2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3

中国画人物画欣赏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4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5

欣赏完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之后,请和小编一起看一些关于国画的介绍。

明清山水国画历史

本来山水画发展到明中页,已较为开放,画派纷争是主要特色。这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表现。在四起的画派中,主要可分为以戴进为首的“浙派”和以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以及张宏为代表的吴派后劲。约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回归自然,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悟出了绘画的真谛。他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满清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影响于董氏画理,呈明时院体的临摹之风,把对传统士者笔墨的理解达于致极,迎合了清庭政治文化追求,左右了后市百年格局。清朝初期与四王的艺术观点相悖的画家很多,敢于创新的也不乏其人,但是敢于出来开宗立派的却寥寥无几。当时在满清贵族统治画坛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提倡山水画创新的革命领袖石涛。这位前明遗逸托寄空门,以愤世刺时的精神突破窠臼,以自由、个性为艺术的标的,他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实践,向四王院体发起了挑战。石涛的意义在于他的生命运动观、整体气势观、节奏韵律观、重心比衬观和笔墨张力观,加之三教一理的高深学养,文士情怀可谓见石涛面又见一峰。正由于石涛用极富抗争的生命之笔,开拓了自写性灵、姿态新奇的颇具视觉刺激和意境感召的大写意形式法则,他的影响自清初而入今,是几代人的楷模。

南宋时期的人物画历史

南宋时期(公元1127--公元1279年)的著名人物画家有李唐、萧照、苏汉臣等,他们的人物画创作,很多都与当时政治斗争形势有关,很多选择历史故事和现实题材,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更是为发展写意人物画作出了卓绝的贡献。风俗画的发展是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艺创作的复兴兴起的,反映的社会面广,人物阶层丰富。著名画家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名作。毛文昌、陈坦等画家描绘农村生活习俗很多。

由于北宋统治者对于道教的重视,人物壁画的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宫廷组织了多次创作活动,王霭、武宗元、王拙、孙梦卿、赵光辅、孙知微等人都是高手。但随着寺庙的破坏,这些人的作品已经不容易见到,但是可以从敦煌的宋代洞窟看到宋代宗教壁画的风格。肖像画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宫廷写实高手和民间写真画师的活跃,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李唐的《采薇图》和《晋文公复国图》都含有深刻的寓意,可以说表达了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他的学生萧照创作的《中兴瑞应图》、《光武渡河图》等都是借鉴古代的历史故事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描绘的是岳飞等抗金名将,是现实题材的典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0361/821396647.html

更多阅读

神与古代中国GodinAncientChina) godin session

神与古代中国 (汉字)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z16DahrIns/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AkJzpKmg&feature=related神与古代中国 (历史记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TXOjowA0s/http://www.youtube.

明代人物画欣赏 甘肃画家张改琴

明代人物画欣赏  (2011-08-20 20:40:24)转载原文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明代人物画欣赏作者:风行者《四仙拱寿图》 商喜 绢本设色 纵98.3厘米横143.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在艺术表现上极为成功,人物的外貌及气质各异,个性鲜明,加上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参观国家博物馆:(4)《古代中国》之春秋战国时期2012-10-14 12:17:07|分类: 博物馆 |字号订阅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

声明:《中国画人物画欣赏 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为网友倒计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