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文章 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

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可道 ,以茶可修身,以茶可雅志,以茶表敬意,以茶树礼仁。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一起来看看。

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1

茶艺中的哲理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茶,苦菜也。但同样是茶,不饮茶者说茶苦;嗜茶者却说茶香扑鼻,回味无穷,两种见解,天壤之别。

茶禅一味,谁能破解“饭后三碗茶”、“吃茶去”的佛门公案,谁便能参悟了禅理。

品茶,不仅品评茶叶,更多的是品水、品皿、品人、品境。倘有好茶叶,又能有玉泉泡,饮有雅器,谈有知己,境可怡情,这才算是品味。只有茶叶和开水,只为解渴之物。

潮汕功夫茶,并非消磨时光,其意在让乌龙茶的色、香、味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让人忙里偷闲,修身养性,和茶友们和睦相处。日本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亦同此理。

茶有浓淡甘苦之别,年轻人爱淡淡的甘香,中年人爱浓浓的苦涩,老年人爱茶的不浓不淡、微甘微苦。年岁不同,感受各异。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最好的茶叶,倘若没有好的水来冲泡,也是无法让人观其色,闻其香,尝其甘,但人们往往只知茶而忘乎水。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茶能把烦恼涤除,酒只将忧愁暂忘。

喜也酒,悲也酒,品茶的人不悲也不喜;酒吧热热闹闹,茶庄清清静静;酒徒狂言乱语,茶客款款而谈。

莫道醉人惟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酒醉人,只因酒;茶醉人,不在茶,在乎品茶者的心境。

青年只知酒浓,中年方闻茶香。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况味。养壶。其实是养心。壶,越养越温润,越有光彩;心,越养境界越高。

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2

中国茶道蕴含的人生哲理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奔走在喧嚣繁华都市里的“弄潮儿”,涉足于险风恶浪市场经济的“下海”者,也需要有一个避风的港湾,要学会忙里偷闲,摆脱文山会海、商务羁绊,聚祥春茗茶建议您在歌罢曲终、酒阑人散之时,不妨安静地沏上一壶茶,或临窗独啜,或邀三两知己共饮,品味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给予的美好享受。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是人类文化又一进步”,“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不求解渴的茶和不求充饥的茶点,是一种精神的物化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它使生命情调、人生情趣、心灵律动和审美观念,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唱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茶,天然冲淡的真滋味,使人在宁静平和、舒适怡悦之中萌动蓬勃的生机,强烈的挚爱。茶诗化了生活,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有位哲人说:品着茶似乎是品味着人生。的确,中国茶道,不仅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而且蕴含着人生哲理。品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犹如淋沐着带音乐的日光浴。杯茗在手,神驰八极,苦涩回甘的茶味,委实如绵长的人生之路,回味的是从艰难足迹寻得的人生哲理。

首先,茶性尚情,和爱茶人的性情相近。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诗人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不得有半点玷污;其用涤烦,其功濯尘,属通灵性之物,是山中精英,不失其高洁的本性。诗人在赞茶,也是在颂人,借茶而言志。

明人陆树声和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又都在论述茶品之前先论人品,把“人品”列为第一。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得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间者。”徐渭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与其说陆树声、徐渭爱饮茶,倒不如说他们更注重于饮茶人的人品。与他们同时代的许次纾在《茶疏》中有“论客”一节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茶品出于人品,一个道德和审美趣味低下的人,必然领略不到中国茶道的真谛。

中国茶道,还引入了儒家和道家的“内省”思想。孔子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老子的“致虚”、“守静”(《老子•第十六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都是强调通过内省这种独特的思想修养方式,达到道德和理智的自我完善。历代茶人追求的就是物我相合,并以外物陶悦我心,把深层的文化素养与人格熏陶作为根本。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也颂扬了这种精神与境界。

唐诗僧皎然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与卢仝的《七碗茶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云: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人生哲理文章 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人品茶的过程即是以“自省”精神参悟得“道”的过程。心头郁积的烦恼排除,心境趋于平和,情感得到净化。

当代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幅书法作品:茶话坐忘机。目观茶的绿的本色,品尝回味着苦的真味,智巧变诈的心计自然会得到荡涤。作家忆明珠说得好:“茶的绿,不但是茶的本色也是生命的本色;而茶的苦,不但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啊!”茶,性洁不污,是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征。人生似茶,品茶即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需求的精神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2061/504117856.html

更多阅读

人生最有哲理的话 生活中的哲理语句

  生活哲理生活安慰经典语句第1个安慰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忧虑也是会空悲伤的

经典哲理文章:人性的26个弱点

   经典哲理文章:人性的26个弱点  当人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像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如果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哲理文章:成熟的最高境界

   哲理文章:成熟的最高境界  人,总是要学会慢慢长大的。在成长中的每一个脚印,都或深或浅记录着您成长的尺度。阅历的广度,经历的厚度,沧桑的深度,悟性的高度,决定了成熟的程度。  成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它需要时间与亲身经历

哲理文章:石斑鱼的教训

   哲理文章:石斑鱼的教训爱华哲理文章配图  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中有一种体形较大的石斑鱼,它的身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有的超过100公斤,非常威猛,一般的小鱼小虾是不敢靠近它的。但有一种体形很小的鱼比较特殊,它可以零距离接

关于茶道的文章 茶道有关的文章

茶道是表现茶赋予人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懂得的道理或理由。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有关的文章,一起来看看。茶道有关的文章1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声明:《人生哲理文章 茶道中的人生哲理文章》为网友那道傷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