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甜的种子,没有经历过苦难,怎么知道成功的喜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励志的朗诵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励志的朗诵文章:苦是甜的种子
文/路勇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军张碧晨,是个年轻漂亮的天津女孩儿,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可是,她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只身前往韩国当练习生。她说,“我去韩国就是很想过练习生的生活,真的真的想吃那份苦。”
事实上,练习生的苦比张碧晨想得更可怕,不仅高强度的训练让她吃不消,疲惫后没有家人陪伴的寂寞也让她伤感。但她还是咬牙熬过了那段日子,不仅加入了韩国女子天团,还获得粉丝的喜爱并得到重要的奖项。回国后,张碧晨参加《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顶着盲选的压力、选手的竞争和舆论的纷扰,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点,显然每一步、每一天都沾着苦。相信大多数喜欢她的观众,不仅是被她的歌声和美貌吸引,更是被她那份离梦想很遥远却不放弃的坚持所折服。
成功的滋味人人都想尝,可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苦,却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然而,苦是甜的种子,如果没有植入那些苦,就很难有苦尽甘来的时刻。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没有苦的洗礼,甜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很多有着音乐梦想、向往娱乐圈的年轻人,都恨不得自己成为张碧晨,可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吃苦,更没有人愿意像张碧晨那样“找苦吃”。
在我熟悉的撰稿圈,有一些颇有名气的写手。他们有大量的追随者,有粉丝,也有爱好写作的文友。许多文友常常会说,“你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每天都有作品发表问世,过两三个月就有一本书出版?”有写手就说了,“我们不过是每天都在写作,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你们在聊天时我们在写作,你们在旅行时我们在写作,你们去看足球赛或音乐会时,我们仍然在写作。”还有一个写手毫不隐瞒地说,“我每天都会创作一万五千字,不管这一天是无事打扰还是百事缠身,我创作的计划绝对不会被打乱。我宁肯晚上不睡觉,也要完成自己的创作计划,绝不将写作推到第二天。”“每天一万五千字?不睡觉也要写作?”文友们听了,个个吐舌头,“这哪里是创作,分明是在干苦力,我可吃不了这个苦。”
抛开那些抄袭的争议不说,郭敬明应该算是成功的写手。在一次访谈中,郭敬明说自己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没有时间陪父母看电视和外出旅游,甚至从来都没有享受假期的权利。有人就说了,“为了在写作上获得成功,难道郭敬明真的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要像机器一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吗?”很多人没有获得骄人的成绩,但向往获得骄人的成绩,可是他们要闲聊、旅行或者娱乐,也不愿意睡得少一些,简而言之,就是不愿意离苦太近,却巴望着把甜留住。可是,苦是甜的种子,如果连种子都没有种下,怎能期盼开花结果的时刻。
其实,事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仅要跑得快,还要坚持得久。也许我们无法每一次都最先抵达,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验过汗水滑落脸庞的滋味,甚至感受过伤和痛的那种苦,才能享受最后冲线的那份甜。我们总是带着一路的抱怨前行,总是感慨幸福是多么难以捉摸,却不知一切其实可以尽在掌握之中。我们总是在品尝了甜才感谢苦,却不愿意把苦当成甜的种子,让一切美好的发生成为必然。
苦是甜的种子,甜在苦的尽头等着我们,苦过的人生才有力量,而最后的甜是人生最重的分量。
关于励志的朗诵文章:你所过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
文/汤小小
保安的故事听过很多,但这一个,还是让人很动容,因为,他不是新闻上的,而是居住在我身边。
他是我们这个小区的保安,二十几岁的样子,高高瘦瘦的,话不多,见到人,只是羞涩地一笑。我们都叫他小蔡。
小蔡整天把一个智能手机抱在手里,不是和谁煲电话粥,也不是玩游戏看电影,而是一天到晚听音乐,还喜欢单曲循环,一首歌,昨天在听,今天在听,明天还在听。
小区里不知道他名字的人,有时候提起他,会说“那个喜欢听歌的小伙子”。年轻人嘛,喜欢音乐也很正常,虽然他有些过了头,但这爱好无伤大雅,也人畜无害,也就没人说什么。
很多次,从小区门口走过,总看见小蔡坐在保安室里,有时候拿着笔在刷刷写着什么,有时候托着腮一副拼命思考状,有时候索性抱着一个笔记本发呆。别的保安没事儿时聚在一起闲聊,却一次也没看到他的身影。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每天在写些什么呀?”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写歌词。”
我略略地吃了一惊,继而又开始为他忧心,作为一个草根,写歌词,除了自娱自乐,还能有什么收获呢?
小蔡似乎看出我的疑虑,有些激动地说:“总有一天,人们会熟悉我写的歌!”
后来,混得熟了,慢慢地了解到,小蔡经常把他写的歌词放到网上,也参加各种大赛,还把它寄给音乐公司。
对于他的这些举动,我始终心存担忧,一个小保安,他会获得成功吗?
没想到,成功真的接二连三地来了,小蔡的歌词,先是在大赛里获了奖,然后,有人谱曲在电视上演唱,小蔡居然有了一点点名气,有人开始找他写歌词,并开出不菲的价格。
我从来没有想到,业余时间写写歌词,也能改变一个小保安的命运,但我更知道,小蔡的成功不是偶然,生活中的每一天,他都在为成功做着准备。
同学小雅有个梦想,就是希望将来可以当空姐。
对于这个梦想,我不置可否。小雅是普通人家的女孩,长的也不倾国倾城,更没有在航空公司上班的亲戚朋友,想当空姐,谈何容易啊!
但小雅执着地坚持,她每天把背挺得直直的,坐凳子只坐三分之一,她说,这是时刻保持优雅状态。她还每天坚持锻炼,跑步,做仰卧起坐,她说,这是为了将来体检时身体达标。她还坚持节食,无论多么爱吃的东西,都只吃规定的量,晚上不管多饿,都不吃夜宵,她说,这是保持身材,将来好在众多人选中脱颖而出。
阑尾发炎,医生说要手术,小雅听说做过手术后不能做空姐,就说什么都不肯做,坚持打针吃药,把一家人急得不行,这样多危险啊,但她硬是挺了过来。
小雅了解到,想要做空姐,最好的方法,就是上空乘学校。别的同学还忙着应付老师时,她已经锁定了将来要上的那所学校,为了高考时达到那个分数,她每天埋在书山题海里,一刻也不松懈。
这样的努力,终于让她如愿考上自己想上的那所学校,两年学下来,到了实习期,有航空公司到学校招聘。实习期待遇比较差,而且上班的地方离家千里之遥,很多同学都不重视,小雅却第一时间报了名,并积极地做着各种面试的准备。
这么多年的坚持,终究是没有白费,面试时,她脱颖而出,成了一名真正的空姐,虽然是实习,她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每件事都做得极为认真,一年后,终于和公司正式签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羡慕小雅的好运,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居然那么轻松地就做了空姐,可是有几个人知道,生活中的每一天,小雅都在为成功做着准备,日复一日的积累,才终于换来眼前的光明。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所过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你把握住了这每一天,就有机会把成功抓在手中,而你虚度的每一天,都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关于励志的朗诵文章:看得见未来才有未来
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年纪,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温度一般都比较低,遇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
现在我发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社会的日益开放,高度没上去,大家反而越来越喜欢低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台湾歌手郑智化说的,他总是从底下看人生,看到的人生更精彩。一般人往高处看,看到脸,往下看,看到了腰,再往下,看到了脚后跟。郑智化看到了大家没有正视的东西。我50岁以后看到的东西,比20多岁时想象的更让人开心,因为这个世界更加真实了。
而且,事儿也越来越小。原以为我们可以管大事——家国情怀,现在看不能,为什么?社会各有分工,艺术家管艺术家的事,官员管官员的事,在商言商,我自己要守本分,看管好属于自己这摊儿的小事。
另外,时代似乎变得更浅显了。所谓深刻,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痛苦像腌咸菜一样腌着,最后拎着两根黄瓜出来,这叫深刻。凡是痛苦的、沉淀而又不能流动、不能瞬间用感觉器官化解的东西,就是深刻的。像陕西、山西、河南的很多作家都是深刻的,为什么呢?
你看路遥当年写作,桌上这儿搁一碗白水,那儿搁一个馒头,最后写出《人生》,很深刻。但是深圳、香港的作品为什么不深刻呢?因为再多的痛苦,晚上去酒吧、夜总会一泡就没了,深刻不了。
现在的小时代,跟我原来想象中的情况正好相反。第一变低了,第二变小了,第三变浅薄了。
小时代和大时代的青年,最大的不同是词汇不一样。
贾平凹有篇散文,讲两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陕西人,蹲在茅坑里大谈伊拉克问题,国际大事谈了一圈,最后才发现没带手纸。上厕所带手纸这么大的事都忘了,还在关心国际局势。这当然是个笑话,不过陕西人大体属于这种大时代的人,他们的情怀都是五千年的。
“80后”和“90后”一般都是说自己,最多说说同事,说说北上广就算是谈大事了,另外就是研究房贷、谈对象、上班这些事儿,再一个就是琢磨玩、旅行、买什么。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管自己的事还是管闲事。大时代的人就是管闲事,“80后”“9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开始管自己的事。在这个社会,我觉得如果连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别人的事肯定也是管不好的。
另外,信息的获取量也有很大差异。大时代的人基本用眼睛阅读,最多用点耳朵。现在大家感知信息几乎是“五感”调动,信息量非常大。这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就是所谓的素质在提高,适应性也在提高;第二个就是创造性在增强。到现在为止,获取知识的成本是越来越低。原来获取知识的成本高到一个村里得供一个老爷爷,这个老爷爷一死,这个村里的人就都可能成文盲了。现在知识的成本低到鼠标一点,什么都有。但是创造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创造和创新的压力会比以前大。
再者就是个人的权利意识在增强。做房地产客户服务,你会发现,70岁左右的客户是“大叙事”,遇到分歧或问题,从来不知道找律师,你给他花钱请律师他都不相信。40岁左右的业主就要好沟通很多,再年轻的,30岁以下的客户,连见面谈都不用,直接找律师打官司就行了。这说明,现在的年轻人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开始增强,这一代人变得具体了,了解自己了,知道疼自己了。
“80后”“90后”是中国未来20年的希望——这是废话,我干爹以前老讽刺我,说我总说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但是我不能不这么说,我得罪不起后来人。
但这的确是真心的肯定,看得见未来的人才有未来,为未来欢呼的人才能创造未来,站在未来看今天的人才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