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三句话上路:快乐是一种美德;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下面是有关于路的散文随笔,欢迎参阅。
关于路的散文随笔:路
这世上有村庄的地方便有人,有人的地方便有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话真是颇令人思索。这人抬脚迈步,往东往西全由自己。不管阴晴雨雪、白天黑夜,腿脚一迈动便有了方向。不管是从白天走向黑夜,还是从黑夜走向旭日东升;不管这路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这也全是自己的事,别人是无权干涉。只是很多时候,这路走过之后,却未必清楚自己的坐标和方向。不知这是人的幸还是不幸。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常常辨不清眼前的方向和脚下的路。童年进山砍柴或刨药,只顾在山野中低头忙活,稍不留神就失去了相随的伙伴,此时就会迷失在茫茫山野中找不到回家的路,觅不到一个自己不再怀疑的方向。在我即将成人的年华,初出大山,初次走进不知比家乡小村大多少倍的城市,眼前街路宽阔,高楼林立,人来车往,心中充满无比的惊喜,可我又常常迷失在那些区别模糊的街头闹市。一条方向正确的路眼睁睁地在脚下丢失。丢失,意味着再度寻找。有时可侥幸走上原路,有时却是弯来拐去觅不到归途,很多时候却是从此改变为另一种茫然无知的道路。生在山中,长在山中,因而我最初的记忆就很自然是山中弯弯曲曲的窄径小路。走在这样不知经多少人踏出的小路上,除了步步小心,还是步步小心。无论是走在村中坑洼不平的小路上,还是走在山野沟壑中如蛇绕来绕去的羊肠小道上,心中从未有过放心迈步的平坦和宽敞。记得和父亲赶着吱呀乱叫的牛车,去一个仍在山中的地方拉煤。不到黎明时出发,沿着七上八下左拐右弯的盘山小路谨慎慢行。到目的地时,已是家家油灯点亮时分。想这白天真像一条扁担,这头挑一个黑夜,那头挑一个黑夜。记得途中总是焦急的问父亲:“还有多远?”父亲总不给个准确回答,只是用“快到了”哄了我一个整天。现在想来,那时的几十里,在一个童年的孩子的心灵中,真不亚于现在的千里万里那么遥远。那时我走到目的地的第一声惊叹就是:“这么远呀!”那时不知这些地方的方向,很多年后我才搞懂。现在更知道那时赶着牛车一整天的功夫,现在仅用十分之一的时间即可到达。这进步和落后真是天壤之别。可我在讴歌今天进步的同时,却对自身的落后生发无限感叹。那时用灵便的腿脚攀越山中小路,现在却是双拐相伴独守一隅的远离宽敞的大道,看来我这人注定是孤陋寡闻朽木不可雕了,更谈不上什么与时俱进的进步。
虽然孤陋寡闻,可我也懂得早已人人皆知的“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第一次听见这句简朴的话,深感新鲜而惊喜。心想这从“荆棘中踏出来的路”总算有人关注了。当把这路称之为“村村通”,并成为一种工程和战略时,像我这种走着山路长大,现在又有双拐陪伴的人能不由衷的高兴吗?况且这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惊喜了,我真的要为那些蜗居在万千沟壑中的农人们振臂欢呼了。此刻我紧紧握着手中的笔,搜肠刮肚的搜索着歌颂而赞美的文字,歌颂那些为这条条大路费精劳神的人们,歌颂所有为条条大路洒下一路汗水的筑路工人。
今天的路是平坦宽阔了,可我在讴歌赞美的同时,却不由自主的想着走路的问题,不知今天走着宽敞大道的人们与那时走着山中小路的人们相比,到底谁更会走路!当我不时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耳听到一些鲜活的生命葬送在今天宽敞的大路上的消息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思索着这个问题。生命是多么可贵,可对不珍爱生命者又是多么可贱!一个人,一条命,在眨眼的瞬间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到底已有多少生命这样残酷的离去,又有多少生命变为残疾,我不得而知。在这里我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并由衷的为那些过早逝去的和残疾了的生命深感同情而惋惜。我多么希望,那些用车走路的人们,能真正做到珍爱自己,珍爱他人,珍爱所有的生命!
这仅是我的希望。我真正希望每个人心中的路能像今天大地上的路一样平坦而宽阔。只有矫正心路,这人才可走上人间正道。人人都走上正道,这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可是,这地上的路可由窄变宽,由曲取直,由坑洼变平坦,可这人的心路和人生之路却不会简单的宽窄分明让人一目了然。“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一个人心路的宽窄曲直,心中的睛朗阴暗,决定其行为的善恶美丑。这美善,这恶丑,即是一个人写给自己的历史。生活中,有的人专为别人设置路障和曲折,有的人为众生架桥铺路,献一份善意的通达。最高境界的人,却是为这社会书写一路大爱大德。
今天这路的宽敞,给人带来方便快捷,繁荣理想的生活。可是我总希望这自然的宽敞之路,能带来人们的心地纯正、心胸宽宏,能真正拉近人与人,官与民,心与心的距离,并直通每一颗跳动的心脏,营造出一种诚实守信,没有歧视,没有阴暗,没有高低贵贱的优良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和谐。
今天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像一根根绵延不断的导线,向四面八方延伸,将城市和乡村紧紧的连接,连接在繁荣富强的祖国大动脉上。从此所有的村庄和祖国一起跳动,一起腾飞,同步迈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关于路的散文随笔:来时的路
童年
“……一个人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这首《童年》是我的真实写照。记忆中,父母亲在我的童年一直都是缺席的,他们一直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太多太多。诚然,有一件事他们是做对了,他们选择了书本来陪伴我。
很小很小的时候,一次姑妈带着堂弟妹来我家作客,我罕见的没有和弟妹玩耍,因为那时我迷上了连环画。巴掌大的小书,印刷得十分粗糙,甚至隐隐地发出刺鼻的油墨气味,但我却喜欢得紧。就在姑妈诧异我的反常时,我分明听见父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她很文静,喜欢看书。”这句不轻不重的话有如神祗。原来,他们喜欢我文静,看书。像是为了和他们赌气,赌注是孩子应有的活泼好动,欢乐笑声,赌的是如果我读的书够多的话,是否就可以赢得他们的爱。
此后,多少个鸟语花香的清晨,我端坐在阳台,沐浴着第一缕温暖的阳光,奶声奶气地朗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少个独自在家的夜晚,怀里抱着沉甸甸的《一千零一夜》,却侧耳聆听小巷里传来的自行车的清脆铃声。
豆蔻
13岁那年,似是恍然大悟地,我不再奢求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了,但我却发现我爱上了读书。没有了利用读书来搏取父母的注视这种心思之后,我涉猎更广了,《聊斋志异》,《山海经》,《孝庄秘史》,《猛鬼故事》……都被我一一拜读,甚至对星相,巫术亦有所研究。书不禁让我惊叹:小小的书中却蕴藏了另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包罗万有。那几年沉溺在浩瀚书海的日子,我受之如饴,无论任何时候,每次细细回味那段日子,我总能够从中获得追求幸福的力量,拥抱未来的勇气。
当下
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肩上的责任分量越来越重。繁重的课业,虚无缥缈的未来,父母亲殷切期待的目光……这些都迫使我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再也不能任性到一个月不听数学课,为的是一口气看完五本《哈利波特》;再也没有那份闲愁去为言情小说里的情节感伤两三天……
如今,我更愿意在心灵疲惫,迷失方向时捧一本诗词鉴赏到一个幽静的地方,让那些被千年洗涤仍旧闪闪发光的句子为我疗伤。总觉得那些或是豪迈,或是旖丽,或是深刻的句子是前人早已窥见我们的处境而写下的。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湿绫绡。
一回首,已是十多年光景了,我只能说:“书,有你的陪伴,我在成长的路上一点也不寂寞。你看,我这不就是分花拂柳地迈向更光明的未来了么?”
关于路的散文随笔:没有比脚长的路
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题记
近日,读到了约翰的故事。他参加了一支由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孙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险。原始森林中危险重重,随处都会遇到死亡的威胁。再加上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有23人因为疾病、迷路或是饥饿等原因,不断得在森林中遇难。在悲痛和恐惧之余,约翰挺住了,他坚持到了最后,创造了生还的奇迹。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是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更没有我们不能克服的困难。
路是走出来的。我们亲爱的祖国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从毛茹饮血的原始社会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到大放光彩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被侵略者称笑的“东亚病夫”到八国联军侵略的耻辱,再到壮烈的辛亥革命,再到“神七”的飞天、亚运会的盛况、世博会的成功……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正在大踏步的前进,没有比中国更高的山!
一千多年前的贞观时期,唐玄奘只身到古印度游学,从长安出发后,他历尽了艰险,最终抵达了成功的彼岸。从中亚到阿富汗、巴基斯坦,从沙漠走过戈壁、翻过峻岭,从登上帕米尔高原到闯过铁门关天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玄奘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古印度迈进,最终他成为了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人。他渡过了滔滔不决的金沙江,穿过了杳无人烟的大沙漠,跨过了茫茫的大草原。他在用他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呐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或许,我们在生活中常被一些困难打倒,常被一些挫折击败;或许,望着眼前高耸的大山,望着眼前不见边际的路;或许,别人的嘲笑与讥讽,别人怀疑的目光,会讲我没吓到。但是,我们应当立刻站起,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是不会被击倒的!
朋友,记住这句话吧: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长的路,在我们的脚下都微不足道;再高的山,在我们面前都无比渺小。不要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不要再去哀叹困难的烦忧,用自己的脚去征服一切的路吧!毕竟路是脚踏出来的,没有脚征服不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