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浪滚滚,孩子贪凉爱吃冰凉的食物,因此容易引发肠胃型感冒。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这种感冒的治疗,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胃肠型感冒小儿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轲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主要症状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由于小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再加上现在天气寒冷,宝宝胃肠很容易受凉。因此,很多宝宝会经常患胃肠型感冒。近阶段,该院儿科门诊接诊的大半患儿为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与急性胃肠炎易混淆胃肠型感冒患者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以胃口差、上腹不适、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为主,同时常常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为主,胃肠感冒的病症表现与胃肠炎相似。
其实,胃肠性感冒和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治疗这种类型的感冒,如果发热不重可用藿香正气冲剂治疗。病情较重时中医多以清暑解表、和中化湿的办法,一般常用药有:藿香、佩兰、苏叶、银花、连翘、半夏、白芷、黄苓、陈皮、元一散、砂仁之类的药物。西药是根据病情用抗病毒药或抗炎药如阿莫西林治疗。同时对症处理发热用退热药、呕吐用维生素B6或吗丁林、腹泻用金双歧或思密达。
护理时应给孩子多吃具有清暑的食品,例如:绿豆汤、豆瓜汁、冬瓜汤等。尽量少吃油腻甜食。并应注意夜间不能长时间用电扇、空调降湿,避免再受夜寒。如果体温过度可以洗温水澡。
疗小儿感冒6大误区
专家提醒,导致孩子感冒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受凉,对症治疗最稳妥。
误区一:一发热就跑医院
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热,就立刻带孩子到医院,生怕孩子烧坏了大脑,且最爱跑三甲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有为说,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早上4时在自家附近医院看发热,上午9时去儿童医院看发热,下午去省中医看病,整整一天都在折腾。
专家正解:一发热就跑大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不说,还耽误了孩子休息。普通的感冒发热,没必要一天内反复看多次,感冒有一个病程,一天内很难完全治好。对于“烧坏脑子”的担忧,赵有为表示大可不必。普通感冒发热,体温在40℃,孩子没有抽搐的,一般不会烧坏大脑;而真正导致发烧“烧坏脑”,那都不是感冒引起的,而可能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烧看医生时,医生会鉴别,如有这种可能,会留院观察。
误区二:输液好得快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发烧,甚至只是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为小孩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
专家正解:感冒有其自然的病程,即便是输了液,也不可能立即治愈。只要不脱水,治疗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因为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大量液体,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误区三:激素退热快
有些家长希望患儿快速退热,喜欢向医生要求用激素退热,甚至自行给孩子使用激素。
专家正解:在医学上,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为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孩子一旦反复或长期使用激素,不仅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几乎是不可避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孩子病理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赵有为表示,感冒导致患儿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清除体内病菌,激素扼杀了这一反应,得不偿失。
误区四:滥服消炎药
有些医生和患者总是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因此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在小儿感冒治疗上被广泛使用。
专家正解: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就算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也需要在细菌药敏结果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事实上,由于滥服消炎药,反而引致患儿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隐患众多;更严重的,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要使用抗生素时,反而失去疗效。
误区五:吃“营养片”防感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抵抗力差才感冒,因此希望借助药物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因此经常让孩子吃一大堆的所谓“营养片”。
专家正解:市面上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很多,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并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差,而与生活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晚睡晚起、睡眠不足、洋快餐吃太多、只喝可乐不喝水、只喝牛奶不吃饭、只吃肉不吃青菜等。在孩子免疫力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改善不良习惯,比吃“营养药”更管用也更靠谱。
误区六:坚持上学
现在父母生活、工作都比较忙,孩子刚刚不发烧,就当孩子感冒病好,于是送去托儿所、幼儿园。
专家正解:孩子病情刚有缓解就坚持入托的做法很不好,因为感冒后身体虚弱,需要好好地休息,孩子刚刚不发烧,有可能是用了退烧药的作用,疾病没有好彻底,送去托儿所后,得不到休息,容易使疾病好得慢。
看了"什么是胃肠型感冒"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