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感说影响深远,历来颇受关注。但局宥于创作论的范畴,人们往往着眼于其超越知识,技能非理性的一面。它的其他内涵被遮蔽而未得彰显。放宽眼界,将灵感说置于本体论,即柏拉图理念论的语境中,我们将发现理念论与灵感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体现在它们超越于现实的理想性上。作为本体论,理念论追求事物的本质。就其原初意义而言,理念为万物之原型,此种原型,不在万物自身,而只能在思想中、在主体之设计中,故理念论具有理想性。就灵感说而言,它不满足于诗歌对宇宙人生的纷纭表相的叙写,而力求对事物作深度的本质把握。它要求诗歌不满足于对不完善现实的如实模仿,而应从不完善的现实美去追求构设理想美。同时,柏拉图认为凡人的认知水平、能力有限,文学要完成这一使命需得神助,即借助神灵凭附方能创作出伟大的篇章,从而有益于世道人心。此外,将柏拉图的灵感说置于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行程中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其深远影响及学术特色。因此,本文采取如下策略阐述本体论语境中柏拉图的灵感说。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论述了作为本体论的柏拉图的理念论。首先简要诠释了本体论,它是西方哲学的一门核心学科,形成于西方特有的语言文化氛围中,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深厚的传统。它具有理想性,昭示了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作为本体论形态之一的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论追求宇宙万物的本质,即本真的理想状态,其理想性不言而喻。理念论将世界区分为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本章亦涉及理念论面临的问题及柏拉图的解决之道。 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本体论语境中柏拉图的灵感说。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以理念论、先验论为基础,以逻辑学为先导,以美学和伦理学为中介,以政治学为旨归。灵感说属于美学的范畴,故它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处于中介的地位。通过对灵感的语义学追溯,我们得知,灵感的本义是充满着神,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灵感和迷狂基本同义,二者都出自奥菲斯教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中的“出神”。柏拉图的灵感说亦植根于古希腊深厚的神话宗教土壤中,其中阿波罗、狄奥尼索斯以及缪司姐妹这些神祗与灵感说关系最为密切。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人对灵感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柏拉图集前人之大成,创立灵感说,其灵感说的要义有三:1、灵感来源于神灵凭附诗人;2、灵感来临时具体表现为迷狂;3、灵感的获得过程实质是不朽的灵魂对真、善、美理念世界的回忆。柏拉图提出灵感说的深层原因:一是古希腊哲学研究的转向,即自苏格拉底始以自然为本原转向以灵魂为本原;二是诗与哲学同源于神话,二者血脉相连,本质相通,都是对人生问题的求解。灵感型的诗虽然在柏拉图构建理想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但基于其变革古希腊传统价值观的道德理想主义,他对诗的态度耐人寻味:他虽肯定了灵感,但将经由灵感产生的灵感型的诗作了高下之别,进而褒扬符合他价值标准的“好的”灵感型的诗,贬斥不符合他价值标准的“坏的”灵感型的诗。 第三章讨论柏拉图的灵感说对后世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学说以点代面地予以分析,具体包括:朗加纳斯和普洛丁;近代天才论者康德、谢林、黑格尔;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尼采的悲剧美学尤其是酒神精神说;弗洛伊德艺术起源于无意识说;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艺术的催眠状态说,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
【关键词】:柏拉图 本体论 灵感说 理想性
【目录】:
中文摘要3-5
Abstract5-8
引言8-11
第一章 作为本体论的柏拉图的理念论11-14
1.1 关于本体论的简要诠释11
1.2 作为本体论形态之一的柏拉图的理念论11-12
1.3 理念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道12-14
第二章 本体论语境中的灵感说14-31
2.1 灵感说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的地位14
2.2 关于"灵感"一词的简单语义学追溯14-15
2.3 灵感说的宗教神话背景15-17
2.4 柏拉图之前希腊人对灵感的认识17-18
2.5 柏拉图的灵感说18-20
2.5.1 灵感的来源18-19
2.5.2 灵感的表现19
2.5.3 灵感的获得过程19-20
2.6 柏拉图在创作论上主张灵感说的深层原因20-21
2.7 灵感型的诗对于理想国的作用21-30
2.7.1 柏拉图追求理想的一生21-23
2.7.2 理念论与灵感说的理想性23-24
2.7.3 理想国的构建及其成员的教育24-27
2.7.4 柏拉图对诗的态度27-30
2.8 现代社会人们对灵感的认识30-31
第三章 柏拉图灵感说对后世的影响31-41
3.1 灵感说对朗加纳斯和普洛丁的影响31
3.2 灵感说对近代天才论的影响31-32
3.3 灵感说对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32-33
3.4 灵感说对尼采的悲剧美学的影响33-36
3.5 灵感说对弗洛伊德的影响36-37
3.6 灵感说对柏格森的影响37-38
3.7 灵感说对克罗齐的影响38-40
3.8 灵感说对萨特的影响40-41
结语41-42
参考文献42-44
附录44-4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5-46
致谢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