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业故事 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

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一:

90后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年薪十万

见到焦喜春时,他正蹲在一台设备旁聚精会神地查看电路图纸。

“这是台日本进口设备,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有些不尽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术改造。”焦喜春个子高高的,有点清瘦。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怎么也不会把这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从湖南商学院本科毕业。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学一样,踌躇满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费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个月根本存不住钱。”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开始上网留意招聘信息,想换工作。几次面试下来,发现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看到高薪聘请不到技工的新闻,他内心为之一动。思前想后,决定试试。“年轻,不行,就重来。”

年轻人创业故事 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

之后,焦喜春辞掉工作,回到长沙,进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培训大学生的“回炉”班。

对一个文科生来说,到技校学电气自动化并不轻松。焦喜春经常缠着老师补课,泡在各类专业论坛,交流专业经验。不仅在校园里学,他还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向他们学。

“大学与技校相比,学的东西不一样。在大学里学得比较轻松,在技校里,反而像高三学生一样忙。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上第一堂课,上午4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没课就上晚自习。”

一年后,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实习。不久,成为了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维修电工。现在,每个月工资已近8000元。

“我当时不敢说,害怕家人不理解。一个大学生,怎能辞掉工作去上技校,那这4年大学不是白念了吗?”谈及当初“先斩后奏”,焦喜春说,辞掉工作回长沙,跟家人说的是来找工作,而不是上学。“其实当时心里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不能说技校比大学好,只能说是技校比大学更适合我。”

不久前,上海大众集团举行公司职工技能竞赛,焦喜春代表长沙分公司参加竞赛,在“名技”如云的技能比武中拔得头筹,获得“维修电工第一名”。此时,焦喜春正式入职上海大众不到半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来,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却需顶上功夫。2014年8月初开始,焦喜春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几乎所有时间都和设备泡在一起。为了练接线,焦喜春买了成圈的电线,50根线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开后,跟洗牌一样一把展开,5分钟内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接口上。

“要成为一名精品蓝领,不仅要学会同机器打交道,还要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修养。”谈起未来的打算,焦喜春说,希望更加完善自己,发挥好自己的文凭和技术优势,成为一名兼具硬技能和软实力的工程师。

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二:

大学生办外卖APP日收入万元

在厦门理工学院近日举办的“第五届梦想工厂校际创业大赛”上,刚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黄陈樟创办的“食指街”外卖网站以其突出的业绩,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

据介绍,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6000人,占周边高校学生总人数的1/6左右。黄陈樟说:“想到大学校园里每6个人就有一个是自己的用户,内心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

目前,“食指街”外卖网站日营业额上万元,进驻商家68家。黄陈樟告诉记者,“食指街”的盈利方式主要通过合作商家返点。由于雇佣了在校大学生当配送员,基本能保证送餐到门口,所以很受大学生欢迎。为了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下单,他们还推出了“食指街”手机客户端。“有了APP,同学们在即将下课时可用手机下单,不用再等到回宿舍用电脑操作了”。

从踏入大学校门开始,黄陈樟就尝试着创业。深谙大学宅文化的他在宿舍囤积了一批适合当夜宵的零食,每当门禁后,他就忙了起来。上楼下楼,他亲自把夜宵送到有需求的同学宿舍。后来,他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楼栋,销售商品的类别也多了起来。当时他的订单都是通过淘宝下单或者电话订购。

2013年年初,黄陈樟在网上看见一个高中同学在秀自己创建的网站,他随即请这个同学帮忙设计了“食指街”外卖网。有了自己的网站,黄陈樟开始寻找入驻的商家。为了取得商家的信任,他免费配送,并且保证当天结算清楚。

他招了3个高校的10多名贫困生做配送员,以便能直接把食物送到宿舍门口。和其他外卖网仅发“计件工资”不同的是,他给每个配送员至少50元的基本工资,“如果送餐量不够的话就可能亏本”。

在这个拥有4万人左右的“大学城”,外卖网站并不止“食指街”一家。但是,目前做大了的只有“食指街”一家。当别的外卖网放弃时,黄陈樟立即出资将其收购过来,把用户过渡到自己的网站上。

去年11月,嗅到手机客户端的新商机,黄陈樟又一次性花了10万元,请人做了一款基于IOS和Android的手机客户端。这让他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这条路走不远”。

黄陈樟通过身边的朋友,辗转找到国内某知名数字地图提供商的技术团队。他以部分股份相送,对方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来维护“食指街”外卖网。如今,“食指街”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共有13人,其中6人负责运营、7人负责技术。

黄陈樟的创业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他不断接到来自各方的电话,“有希望入股的,也有希望合作的”。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其实 食指街 外卖网本身并不太盈利。前期的盈利随即就投入到下一步计划。目前团队也就维持着保本的状态。”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心中有数:“明年3月我们将推出全 新的网站和手机APP,同时将推广到其他大学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13861/111598822.html

更多阅读

年轻人创业故事 一个摆地摊年轻人开网店的故事

 伟雅有言在先:这个叫小姜的淘宝网上的2皇冠,他的低价模式,一直被许多人唾弃,但他却凭借它,一年得了2皇冠。  今天我原原本本将他的故事写出来,供大家评论:是好是坏,你给个话,你心里的话。   小姜叫姜克俊,,是个男孩子,今年21岁。他没

服装创业故事 湖南小伙的服装创业故事

   在广东虎门有很多老板是从外来打工者起步,他(她)们的创业故事值得借鉴。我们将虎门老板创业的故事进行梳理,旨在给那些尚在创业以及准备创业的人们以启迪。       今天要说的是一个湖南小伙在虎门的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青年小伙开网吧淘金年赚18万

 姓名:王强 年龄:26岁学历:中专 创业项目:网络公司;创业时间:2005年;创业资金:房租半年2400元,电脑硬盘及工具都是从朋友借的。    如今,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公司,手下的员工达到 16人,客户80多家,年收入18万元以上。  【创业追溯】

年轻人创业项目 年轻夫妇金融投资创业两不误

唐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大学时主修日语,目前在银行供职两年有余。两人年收入8万元左右,房租每月1200元,每月生活支出约2500元,主要是购买食品1000元、衣服600元、交通200元、通信300元,额外应酬400元等。两人每年糜我淮危延迷?000元以上。

年轻人创业项目 年轻妈妈创业,大赚2000万

   3个孩子的妈妈雪莉在厨房里陪孩子们玩,一双满是洞洞的大头鞋无意间让雪莉产生了灵感。不久,雪莉和丈夫里奇创立的小公司卖出了2000万美元的高价。如今,雪莉装饰过的大头鞋,销往世界上的80多个国家。   有些人看到小洞,就只是一

声明:《年轻人创业故事 年轻小伙创业的故事》为网友時閒醉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